第205章 赶鸭子上架

“没事,没事,你来试试。”反正总比两个大男人强些。

从铁板刷上挑下来的羊毛,一层层叠好放在麻袋上,杨李氏坐在屋里唯一一张椅子上,徒手捻出线头,用手指不停的搓,就形成一根毛线。

捻线贺宣也试过,搓出毛线很简单,但是想要粗细均匀,而且韧劲十足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杨李氏虽说好久没做,但是女子的细心,让她搓出来的毛线比贺宣做的好多了。

四双眼睛看着自己捻线,杨李氏有些压力,捻出一尺长的毛线后,杨李氏停下说道,“公子,纺线光用手捻,活计做的慢,最好做个捻线砣,会快一些,要是有纺车,就更好了。”

“捻线砣什么样的?有的卖吗?”纺车贺宣还有印象,捻线砣又是啥?

“就是用一根筷子,粗的一头放些铜钱,线头缠在筷子上,就会打着转下坠,一手捻线,出来的线就很结实。”杨李氏边说边比划,试图让大家理解。

贺宣听着捻线砣不难弄,“那就先做个试试,去厨房拿两根筷子,再找小竹要几个铜板。”

罗家旺前院后院找材料做线砣,杨李氏在屋里教宋婆子和小巧捻线,这种细致活,还是女子做的更好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贺宣勉励三人,要是能把毛线做出来,就给三人加工钱,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下本钱。

“多谢公子。”贺宣一说加月钱,动力马上就来了,小巧年轻,学起来并不难,宋婆子年纪大些,上手就慢。

把纺线的事情交给三人,让罗家旺配合着,有什么问题方便沟通,贺宣就从一屋子羊毛中解脱出来。

忙活了几日,今日特别的燥热,二进三进院子的墙面也粉刷好了,小竹他们正在给柱子刷漆,早先检查的时候就看到有些地方的柱子边缘有些腐朽,这种的能替换的替换,或者嫁接一部分好的木头上去。

打磨后再给柱子刷一道生漆,就能防水,防虫蛀。

前屋后院转了一圈,也不想看书,贺宣戴上大帽,打算去庄子里逛逛,外面温度不低,太阳躲在云层后面,时不时探出头来。

庄子上金灿灿的麦子都收获了,刚种下的大豆玉米还没长成,田里一片光秃秃,没啥好看的,贺宣就往山坡上走,山坡在庄子的最里面,不高,稀稀疏疏的种着植被。

当初安理德就在山上养了鸡鸭,年节的时候卖到府里,靠着这个无本买卖,攒下来这么多银钱,现在山上的鸡鸭都是老杨和赵林管着,老杨让宋婆子每日捡鸡子,在清点下鸡鸭的数量。

赵林负责鸡鸭的粪便,七户人家轮流给鸡鸭打水,轮到的人家就把当日的粪便挑回自家粪池,田庄的粪池是保证粮食增产的好东西,巴不得这些鸡鸭多吃多拉。

鸡吃的是山上的虫子野草,鸭子时常要游水,养的不多。

虽然每日清理,但是山脚下还是有些味道,尤其是天气热,好像发酵过似的,前几日忙活,厨房做了几次鸡肉,贺宣吃着总是不对味,可能是手艺的问题,有些怀念家里余婶做的醋炒鸡了。

摇着折扇,往山上走去,也没带随从,都在自家庄子里,总不会有问题的,走上山坡后,气味就清新了许多,每年庄里的奴仆都会上山砍树枝,准备柴火,所以踩出来一条路。

爬上两个斜坡,就到了半山腰,有了树木的遮掩,凉快些许,贺宣就在山上寻摸着有没有合适的植物,可以移栽到宅子里的,明年在大树下搭个秋千,夏日里摇着扇子小憩一会儿,美滋滋的。

山坡上的树木都没有很高大,偶尔有看起来不错的,掉了一地的果子,看样子应该不能吃,因为没有麻雀啄食。

都快爬上山顶了,贺宣抬头,感觉天色暗了许多,刚才还时不时探出来的太阳,已经被云层完全遮住,要下大雨了。

贺宣转身快步往回走,看这个架势,很可能会打雷,树木容易引雷,一个不小心就会遇上天打雷劈这种奇观,贺宣可不想被雷劈回现代。

回去的速度比上来快了许多,贺宣到山脚下的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一阵狂风,吹动地上的砂石,树木被吹得左摇右摆。

山脚下的鸡鸭也都躲到棚子下面,报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