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匈奴大军的覆灭

匈奴单于见状,以为秦军是真的不敌,更加认定这是一场轻松的胜利,哪里肯放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挥舞着长刀,声嘶力竭地喊道:“给我追,一个都别放过!”

声音因为愤怒和兴奋而变得沙哑。

匈奴骑兵们发出阵阵呐喊,如汹涌的潮水般紧追不舍。

他们被胜利的欲望冲昏了头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陷阱。

时间回到五天前,在雁门关,王猛接到了嬴恪的将令和调兵的虎符,原本平静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仿佛被一层寒霜笼罩。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紧迫性,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齐八万精兵,与一万王城禁军一同出发。

军队如一条黑色的长龙,在夜色中蜿蜒前行,马蹄声如雷,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士兵们的脸上充满了坚毅,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保卫大秦边疆的重任,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不能退缩。

而战场上,杨瑞和一边拼命奔逃,一边时不时回头查看匈奴的追击情况,确保他们始终在追击的路上。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和狡黠,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引诱着猎物一步步走进陷阱。

身后的匈奴骑兵因为一心想着追杀秦军,阵型逐渐变得松散。

他们你追我赶,完全没有了一开始的整齐和纪律。

而匈奴大军不知道的是,在三个时辰之前,杨瑞和先锋部队和匈奴大军厮杀时,王猛便已与嬴恪成功会合。

王猛风尘仆仆地赶到指定地点,他的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嬴恪来不及与这个手下大将寒暄,神色凝重,目光望向远方,缓缓说道:

“李信此刻正在狼牙谷伏击东胡人马。我担心李信从狼牙谷伏击完东胡后,路途遥远,来不及赶到此处伏击匈奴大军。

即便他能按时赶到,士兵们历经苦战,疲惫之师也难以再承担如此重任。所以此次才命你,从雁门关率重兵来此。”

王猛听后,心中顿时明白了局势的严峻。他深知这场战役的胜负关系到大秦边疆的安宁,关系到无数百姓的生死存亡。

嬴恪话音刚落,便立刻命令道:

“王猛,你即刻将带来的八万重兵,迅速安排在包围圈四周,等待匈奴大军自投罗网。此次事关重大,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有丝毫差错。”

王猛领命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迅速展开地图,仔细研究地形,将八万秦军精锐有条不紊地部署在包围圈的各个关键位置。

骑兵埋伏在两翼,准备在关键时刻对匈奴大军进行包抄,他们就像两支隐藏的利箭,随时准备射出;步兵则隐藏在山谷两侧,手持强弩,严阵以待。

他们静静地趴在地上,等待着敌人的到来,就像一群潜伏的猎豹,蓄势待发。

王猛亲自巡视各个阵地,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将士们,此次我们肩负着保卫大秦边疆的重任。匈奴屡次侵犯我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今日,便是我们为百姓报仇雪恨之时!大家务必听从指挥,一举将匈奴大军歼灭在此!”

他的声音充满了感染力,士兵们听后,心中热血沸腾。

“风!风!大风!”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他们的呐喊声仿佛是对匈奴的宣战,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猛站在高处,静静地等待着匈奴大军的到来。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远处的地平线,心中默默祈祷着杨瑞和那边能够顺利诱敌深入。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松懈,时刻关注着战场的动态,手中的令旗紧紧握着,仿佛在等待着一个决定生死的时刻。

此时,杨瑞和进入提前安排好的包围圈中时,听见远处那震天动地马蹄声的传来,心中冷笑不已,想着这异族部落,不过尔尔。

随后下令道:“变换防御军阵,准备和匈奴大军战斗。”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和从容,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而王猛在包围圈中,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局势,看见杨瑞和和匈奴大军对峙在一起,手中的令旗果断挥下。

这一刻,整个包围圈仿佛被激活了,秦军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了出来,向着匈奴大军发起了攻击。

匈奴骑兵被这突如其来的伏击打了个措手不及,原本松散的阵型瞬间大乱。

秦军强弩齐发,箭雨如蝗,密集地射向匈奴大军,冲在前面的匈奴骑兵纷纷中箭落马,人仰马翻,后面的骑兵收势不及,相互碰撞践踏,发出阵阵惨叫。

王猛站在高处,大声指挥着:

“左翼骑兵,出击!截断匈奴退路!右翼骑兵,从侧翼猛攻,不要给他们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