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得非你救他,你们一同经历过险境也是一样。他若涉险保护过你,认为你感恩于他,对你自然少几分戒心。久而久之也就觉得你比别人更加亲近。”
大部分人只道受了恩的人会感激救了自己的人。
殊不知,那是君子订下的规矩,而非俗人生情的顺序。
实则救人的,往往更信任被救的——若不是因为信任,一开始就不会出手相救。
“一旦潜移默化养成了习惯,眼里所见就不大顶用了。”
秀娘回想了自小到大的经历,觉得娇娘所说有道理。
小主,
秀娘老家有两家酒铺,一家开得早,一家开得晚。
开得早那家酿出的酒味道寡淡,新开的那家酿的酒味道清冽甘甜。
可新开的酒家生意始终没老酒铺兴隆。
村里的老人格外爱去老酒铺,成天嚷嚷说好酒就该是那味道。
秀娘原先似懂非懂,来琥珂尝过各类美酒后,无比确信,新酒家卖的酒更好。
老人们偏爱老酒家的酒,无非是因为在那家店里买了几十年,早养成了习惯。
习惯,甚至能扭曲人心里的好坏。
纪公子不止一次在翎儿面前维护她,说明他有偏有倚而不自知。
只要有机会让他意识到,他更在意的是她……
“我……没有机会与纪公子一起身陷险境啊?”
他们俩见一次都难,如何共患难?
“你真真糊涂。”
娇娘累得不住叹气。
“他们现在查将军府的纵火案,你又因幸娘成了案子的知情人,哪儿缺身陷险境的机会?我们借案子主凶的名义,引纪公子来救你。你们不就能共患难了?”
“这……”
秀娘犹豫不决。
“万一事情败露,岂不是……”
“岂不是什么?你不过对纪公子相思成疾演了场戏,他记恨你不成?他知道你为他以身涉险感动还来不及。”
“翎儿小姐心性机敏,瞒不过她怎么办?”
“你安心。她越机敏,越容易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