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这是傅家的飞行员培养基地

“没错,这里是傅氏的飞行员培养基地,与国家对接,将飞行员培养出来交给国家,这里相当于一个飞行学院,属于预备队,我们有任务都会给飞行员们分派。”

“这边有宿舍食堂体育场,各种机型都可以驾驶,像歼击机,运输机,轰炸机,民航客机,基地暂时就这些机型。”

季白扭头偏向他,“你们以前是做什么的?”

“从曾祖父那辈就在从商到现在一直延续。

曾祖父那个年代日军侵华,到处烧杀抢掠,百姓民不聊生。”

“迫于无奈曾祖父逃荒离开原来的家乡,跑到了这里安家,因为精明的头脑在这里开了家店,经营的还算好,没有亏损,越做越大很快成了当地有名的商人。

小主,

在经商的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前线的战况,自己掏钱捐赠物资上前线。

后来八路军到家里找到他寻求帮助,借了粮食一百斤,并和曾祖父写了张欠条,八路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说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有借有还。”

“战争结束后,曾祖父也结婚生子,替先辈们看到了新中国成立。

死前曾祖父将爷爷和其他子孙叫到身旁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不要为了钱财迷失自我,将钱用到对国家有帮助的地方。”

“才有了现在的飞行员训练基地,这一切都是爷爷在操办,叔伯们争抢着家业,爷爷只能坐稳这把交椅。”

“以前的傅氏集团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它是跟着时代走的,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的旅游业。”

傅思寒一口气说了那么多,他咽了咽口水。

他从小和老爷子长大,老爷子时常给他和傅挚讲起曾祖父的事,听的津津有味。

“那张借条最后怎么样了?”

季白注意力集中在那张借条上。

傅思寒道,“那张欠条也已经被换成大米了,国家做到了有借有还。”

“思寒哥哥,你的曾祖父没上战场吗?”

傅思寒看着远方的客机旱地拔葱式起飞,有些好奇,“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踊跃出一批批爱国人士,投身沙场,保卫国家,曾祖父没能上战场是他的遗憾,他真的尽力了,他换了一种的方式来爱国。”

傅思寒拉起季白的手往楼梯走去,“走,小白我带你去看看飞行学院驾驶不同飞机的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