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混了这么多年,居然只是一个外门弟子,这种形同杂役的存在,居然会为了‘宗门大业’拼尽性命,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周围的嘲讽,异样的目光。站在传送阵的正中位置,赵书森对其它的一切都置若罔闻。他慢慢地将腰杆挺直,摆开架势,准备发出力竭前的最后一击。
可惜,他的双腿被废,完全挪不开自己本就沉重的脚步。他只是默默地站着,默默地等着,等待着那个结束他生命的敌人,等待着和他的最终交锋。
无数身影在他的身边奔走,步履匆匆,但是,他们都选择从两边的缝隙里穿行。
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羽毛,担心自己受伤,对于他们来说,赵书森的生命就如同风中的残烛,没必要为此拼上一切。
再说了,大家都这么做,又有什么可丢人的呢?
赵书森忍住疼痛,睁开了已经充血的眼睛,在他的面前,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唯一剩下的,只有那些记录着他人生旅途的走马花灯。
那是二十多年来,他渴望成功,奋力拼搏的经历:
自己小时候悟性有限,资质中等,在学堂里不算底层,也不是出类拔萃之徒。
对于这样的弟子,教习们并不会予以太多的关注,只会在作业的批注中写下:
虽默默无闻,但稍加栽培,仍有可为之处。
时间飞快地流逝,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拿起书本,教习来了,放下书本,教习又走了。
在参加完成人仪式的那一天晚上,衣着光鲜的同学们由管家仆人们陪同,三三两两的走在队伍的前列。衣着朴素的同学们有的打打闹闹,发出欢声笑语,有的由长辈们带领,商量着到自家的作坊里学个手艺。
而他,走在队伍的中间。
没有优渥的家室,也不甘心像穷苦人那像粗鲁。赵书森奋力追赶着前面同学的身影,走着走着,却又被身后的朋友们拖住了本就乏力的脚步。
人们只会记住最好的,批评最坏的。对于那些处在中间位置的平庸者,人们往往在褒奖和贬低里把他们自动忽略。
这种毫不起眼的角色,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
再到后来,赵书森加入玄门,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外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