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是朱元璋等人,常遇春大可凭新式装备,横推过去。
但权力帮的存在,却让他只能按兵不动。
只因一旦开战,第四集团军的各级校尉,必会遭到权力帮高手围攻,这让常遇春很是头大。
压力最小的第三集团军,由白方首开口,虹猫七人实施。
以早年从朱元璋手中俘虏的徐达为帅,又以陈友谅军中降将傅友德为副帅,一路向南进攻,如今大军已兵临陈朝(越南)都城。
白方首对其余三路大军并不担心,唯一担忧的只有常遇春的第四集团军。
所以离开明教后,他便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途经四川,横叉而下。
常遇春虽强,但其对手也丝毫不弱!
若白方首再耽搁下去,等权力帮与割据高邮一带的张士诚达成和议,那他就只能吃常遇春的席了。
现在天下局势已十分明了,天完朝,不,如今的华夏国,已完全具备横扫天下的力量。
进入四川后,虽阴雨连绵,但也难以掩盖鲜血的味道。
在明玉珍与陈友谅兵败之后,原本就不算安稳的四川也开始动荡不安。
明玉珍手下将领李喜喜,因不满其所作所为,率军占据成都路,并出兵攻伐顺庆路。
李喜喜曾乃刘福通东系红巾军大将,在刘福通败于元丞相脱脱之手后,其便率兵投奔了明玉珍。
只是身为刘福通曾经的将领,他并不受明玉珍重用。
在与邹普胜交手,折损不少兵马后,其对明玉珍恨意便越发的重。
背刺明玉珍,这完全在白方首预料中。
路旁无人掩盖的尸体,不断散发着腐臭的气味。
一只黑色的野猫从草丛爬出,警惕地观察四周,然后缓慢移动,来到了一具尸体前俯下身子,开始大快朵颐。
随着白方首等人的到来,在一声刺耳的猫叫声中,迅速转身向更远处的草丛逃去。
猫叫声越来越小,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
一日后,三人又到了顺庆路遂宁州。
“遂宁”作为地名,始于东晋。
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大败李雄遗部李势,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
其途经遂宁境时,但见风和日丽,歌舞升平,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