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钧提着行李箱,他迎着冷冽北风,从出站口出来,可能是回到家乡的缘故吧。
这桂北冬天的寒风,都感觉没有那么刺骨了。
陈钧转头看了一眼家乡的融安站。
2014年这时候还是老站呢,上下总共两层,看起来占地也不大。
印象中,这个老站再有四年,也就是2018年的时候会动工给拆掉,转移地方重建。
这次回来,他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乘坐抵达这里的火车了。
因为13年年底,桂省开始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很多高铁路线都在试运行,并且有不少都已经通行。
他这次回来没查路线,这些消息还是坐在火车上时,乘务员宣传的呢。
有了高铁,从西京到融安,这一千五百公里,就不需要十几二十个小时,只是时间都能缩短一大半。
那时候就方便的多了。
陈钧手中拉着行李箱,他快速跟着人潮从车站出来。
“摩的摩的,小伙去哪嘞?”
他刚走出车站没多远,就有一个中年大叔,头上扣着厚厚的皮帽子,满嘴哈皮的招呼他。
“到县城有班车的地方就成,多少钱?”陈钧也没扭捏,而是笑着回应。
“坐啥班车啊,那东西有咱快?小伙子你就说去哪吧,我给你便宜点。”
是挺快.陈钧暗自吐槽,他第一次去西京报道时,都差点没跟上摩的师傅的速度被甩下来。
还好当时他的反应足够快。
“你也不用太快,我去东乡小舟村多少钱?”
“算你十五吧,你看这大过年的,价格都不便宜,我是看你一个年轻小伙子,应该还在上学。”
“就算你便宜点好了。”
摩的师傅倒也是个爽快人,这边价格都没谈拢呢,他就帮忙提起陈钧手中的行李箱,给绑到摩托后备箱的位置上。
索性,陈钧也不想砍价了,这确实元旦过节的,附近也没出租车。
价格也不算贵。
等他坐上摩托,师傅一脚蹬着火,带上陈钧就开始风驰电掣的朝着东乡狂奔。
好家伙,十一二度的大冬天,骑车的师傅带着皮帽子,扛冻得很。
陈钧坐在后面,那寒风吹在脸上,就跟用刀子硬剌似的,被吹得脸庞生疼。
但好在速度确实快,从融安火车站到东乡小舟村,路程咋滴也要十几公里。
这才二十分钟,就硬是干到了村口。
陈钧搓了搓有些冻僵的双手,他从口袋中摸出十五的零钱结账。
提上行李箱,就走进村里。
半年前送功时,钉在村口的红条幅有些还没有被带走。
陈钧正侧目看着,后面几个骑着电车的妇女,跟他一块进村了。
其中一名妇人,路过村口时,目光盯着陈钧猛瞅,她脸上还露出狐疑的神色。
一直瞅了半天,可能是觉得实在眼熟,随后才尝试着开口喊道:“哎,小伙子,你是陈老二家的小钧吧?”
“六婶,是我啊,你这是赶集去了?”陈钧听到声音,转头看向来人笑道。
这个六婶就是他们家隔壁的邻居,去年武装部过来慰问时,她还特意跑到村西头去叫自己呢。
“哎呀,真是小钧?”被称为六婶的妇女,一拍大腿,她动作麻利的将电车停稳。
“你这个头也长高了些,比以前还黑了,我都不敢认。”
“你这孩子咋这时候回来了,你爸妈呢?你没给家里说啊?”
“没,这不是到家了嘛,我就没提前说。”
“行,你先走着啊,我去帮你通知一下,你爸妈要是知道你回来,肯定高兴。”
六婶应了一声,就再次抬脚踢开电车撑好的支架,拧着油门跑了。
看到这架势,陈钧有些哭笑不得,他本来还想给家里个惊喜呢。
这下倒好,被截胡了。
本来他们家就距离村口近,这还不到一分钟呢,一声清脆的喊声,就隔着大老远传来了过来。
“哥,你回来了。”
陈颖颖一路小跑着过来,在她的后面,跟着父亲陈白水,和母亲李秀芬。
二老看到远处的儿子,也快步走向这边。
陈钧看到这幅场景,他止住脚步,鼻子忍不住一酸,他在外拼的再狠,走的再远,也始终无法割舍的地方,就是这里。
而这里,是他的家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