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分蛋糕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2232 字 4个月前

枣三跟在项羽身边,亲身经历了一些事,这才明白历史课本很不可靠。

起码主流史书里的项羽,与真实项羽是两码事。

读主流史书,感觉最大特点是记录残缺,且都是故意为之。

按主流史书的视线角度看历史人物和事件,就仿佛从地球仰望月球,永远只看到朝着我们的这半边。

而依据主流史书讲述历史,那就更可笑。就好比硬币的一面被打磨平了,你想介绍它,可以把这面说得头头是道,却再也说不清另一面真相如何。

司马迁,以及一众主流史家笔下的项羽,就如一枚一面被打磨得完全模糊的硬币。

被打磨掉的那面,原本刻画着智慧、谋略。

从远点说起。

夏朝建立时,后来建立商朝的那群人早就存在。即所谓的“东夷”。

他们生活在东部,与夏人有别,文明十分先进。

由于周人也是夏人,后世的历史,便是“夏人口述~周人记录”一脉相传的残卷。

周朝关于商朝的传说、记录,要么语焉不详,要么黑白颠倒。最典型的是纣王与妲己的故事,全是编造的。

商人的历史记录,由几部分组成:a.甲骨文。传世的=总数的1/100;正确解读的=传世的1/2。b.周人记录。70%是造谣。

周人立朝时,楚人同样存在,包括蚩尤后人。即所谓“南蛮”。

秦国先祖被周王封在关中,于是兼并了一部分、赶走了一部分此地的“西戎”。

“北狄”更不用说了,压得汉朝喘不过气,颠覆了唐王朝,掳了北宋两帝,灭了南宋,占了大明皇宫做办公室…

但中原史家记录他们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的后缀就知道,除了嘴硬,就是蒙骗后人。

“华夏文明中心在中原”这个共识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概念害惨了战国周人,主要是六国贵族。包括项羽。

秦国人先祖伯益为周王养马有功,周宣王就把西戎“野蛮之地”封给他,就是后来的关中。

这里任何一样都不输中原。只是周朝时见不到关于这里的历史记录。

秦国后来兼并了巴、蜀。巴蜀非常先进,并不是流放犯人之地。据三星堆看来,比同时期的中原还先进。

但是历史却不记录它。因为史笔在中原华夏后人手里。

秦国后来闷声发大财,国力不断壮大,最后反过来扫平六国,统一中原。

现在,项羽带着几十万联军,目标直指咸阳。

而另一位同时代枭雄、只有5万多兵马的刘邦,目标同样是咸阳。

咸阳位于关中。

关中号称四塞阻隔: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进可攻,退可守。有万亩肥沃良田。

关中是一块真正宝地。

不过,中原人也许认可这点,却并不在乎这点。

所以,后来项羽把关中封给章邯等三位降将时,也没人有什么感觉。没人去想这里有龙脉所在,是出了秦始皇的地方。

同理,项羽把关中、巴蜀封给刘邦时,也没考虑到那里是龙脉的另一坡。

正如周王当初也没料到一样。

项羽、刘邦都是中原文化的信徒。他们到咸阳的目的,都不是在咸阳安家,而是“夺玉玺、抢财宝、封王,然后回家。”

刘邦听说皇宫里女人很美,还多了点心思。

项羽与刘邦有过短暂的接触,还拜过把子。

可见,二人都察觉到对方的与众不同。

刘邦拿着楚怀王的令箭一路攻到了宛城、丹水,那“比速度、赶时间、火急火燎奔咸阳”的架势,是个人都看得出来他的野心。

谁还没有一些梦想?

项羽对此的看法是:乐见其成。

率先攻入咸阳的,最好是自己。这是项羽的第一想法。

如果有人赶在自己前头,最好是自己的小弟。这是项羽的第二想法。

实在做不到,自己哥们抢先一步,也没啥。

刘邦就是自己结拜大哥。他先入咸阳,又有什么呢?

难不成他先入咸阳,他就真的做老大?

大家打打杀杀这么多年,不会这么幼稚吧?

最后还是看实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