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对大汉的忧虑实属人之常情。”一位谋士分析道,“但据我观察,大汉虽拒见我大明使者,却从未对大明有过实质性的攻击举动。”
“我推测,大汉高层可能下达了不得与大明为敌的指令。若此推断无误,短期内大汉应不足为惧。”
陶光啸的分析让朱棣的眉头锁得更紧了。大汉既不接纳大明使节,又似乎有高层命令禁止对大明动手,其对明朝的态度显得既非友好也非敌对,让人捉摸不透。
“唉!”燕王朱棣长叹一声,这个神秘的大汉让他颇为头疼。
“你继续尝试与大汉接触,既然他们无意攻击大明,我们也不必主动挑衅。同时,务必查清他们的来历及目的。”朱棣下达了命令。
大汉如同笼罩在朱棣眼前的迷雾,未知总是最令人恐惧的。
“是,我即刻去办。”陶光啸领命。
朱棣站在原地,神色复杂。作为大明的皇子,他习惯于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今前方的不确定性令他心神不宁。
“大汉、瓦剌、鞑靼、漠北……”朱棣低语,预感未来与大汉的交锋将在漠北上演。
“草原叛乱之事已告一段落,你将草原上发生的一切详细记录,整理成战报,送至应天府呈给父皇。”朱棣揉着额头吩咐道。
原本他打算亲自撰写,但大汉的突然出现及其强大实力让朱棣头痛不已,最终决定由陶光啸代笔。
“好的,我马上着手准备。殿下请先休息。”陶光啸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他意识到,朱棣在此次草原叛乱中并未直接参与,若按实汇报,朱棣不仅无法获得奖赏,也无法提升威望。于是,陶光啸萌生了为朱棣争取功绩的念头。
大汉拒绝接见明朝使者,对明朝而言,它是一个信息盲区,这正好为编造功绩提供了空间。
在陶光啸的构想中,燕王朱棣成功策反了草原三联盟之一的大汉,从而导致了大汉对瓦剌和鞑靼的毁灭性打击,如此一来,朱棣便能名正言顺地分享这份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