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杨勇才开口道:
“岳飞怎么会篡位呢,应该不会吧?”
杨勇的语气也不是那么肯定。
一方面,杨勇觉得岳飞是一个忠诚的人,而且背上还刻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另外一方面,杨勇又觉得,人是会变的。
就比如自家父皇隋文帝杨坚。
如果说隋文帝从最开始就想着要篡位,那绝对是无稽之谈。
隋文帝也是一步步成长,直到担任北周高层,又碰上了绝佳良机,这才一举发动,篡位成功。
岳飞将来如果也成为大宋高层,会不会改变之前的想法选择篡位,这也真说不好。
人都是会变的。
就大宋那个宋太祖赵匡胤,不也是抓住时机,一举黄袍加身?
隋文帝微笑着开口:
“朕其实很期待岳飞接下来的决定。”
“岳飞北伐越多越成功,那距离他最终做出决定的时间点也就越近。”
“赵构和岳飞的矛盾,迟早会在一次次北伐之中彻底暴露出来的。”
杨勇听完,心情越发复杂。
一方面,他作为太子,将来的大隋皇帝,天然就对可能会篡位的臣子有很大的反感。
但另一方面,杨勇也确实觉得赵构这个皇帝不是什么好东西,相反岳飞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华夏英雄。
这让杨勇非常矛盾。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围绕着岳飞是否回归的事情,大宋的左右两位宰相爆发了激烈的争执。】
负责主持协调前线战事的右相张浚为此特地赶回了平江府,和左相赵鼎在赵构面前激烈争吵。
“岳飞都已经打到黄河以南了,只要再努力一下,就算不能收复汴京,也能和吴玠一起收回陕西!”
“这个时候让他回来做什么?咱们在两淮这边有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和杨沂中四支兵马,难道这四支兵马加起来都不如一个岳飞?”
张浚是真生气了,嗓门特别大,震得赵构的耳朵嗡嗡响。
赵构仔细一想,倒觉得张浚说的也没啥毛病。
收复汴京,肯定会引发金国朝廷异动的。
汴京无论对宋金双方的象征意义都很大。
但收个南阳盆地或者关中,金国人不见得会在意。
南阳盆地虽然靠近中原也算得上富庶,但那是以前。
岳飞在收复当地的过程中就曾经上表告知朝廷,商州和虢州“赤地千里,百姓十不存一,农田荒废十有八九,令人痛惜。”
岳飞甚至在南下的时候还从剩余的粮草中拨付出一万石粮食,作为给当地百姓赈灾充饥之用。
金人残暴,早就已经把这些地方霍霍得不行了。
再加上一个为虎作伥的伪齐,岳飞收复的地区基本上就是城里还有点人,城外的村镇人都跑完了。
东边的就躲进大别山,西边的就往汉中山区那边跑。
在听说了大宋官军(岳家军)打回来之后,才陆陆续续有人下山回家,但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就在赵构思索的时候,赵鼎的声音响起:
“事实就是只有岳飞能打!”
“韩世忠还有个黄天荡,北伐也算有点功绩。”
“其他几个,你指望他们来保护陛下?”
张浚怒道:
“你觉得不行,你怎么不把他们撤职?”
赵鼎顿时哑然。
撤职?
那是想多了。
靖康之乱前,得益于赵匡胤设置的制度,大宋朝廷对军队控制的极为严密。
但这些年,大宋朝廷被金军撵得到处乱跑,军队的主将们也借机发展起来,成为了一个个军头。
这些军头,对麾下将官的控制力是非常强的。
就比如说刘光世,大宋上下谁不知道他是个怂货,典型的“逃跑将军”?
但你要把刘光世撤职试试?
刘光世立马就能带着麾下几万人造反!
要是把刘光世逼急了北上投降伪齐,那就更是大麻烦了。
刘光世的军队叫刘家军,韩世忠的军队叫韩家军,杨沂中的军队叫杨家军。
这些军队在大宋朝廷都是有正儿八经名称的,行营前护军,左护军,后护军等等。
为啥从朝廷到百姓都习惯叫“X家军?”
这些称呼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
宋廷现在对这些军头其实是无可奈何的。
明知道某些军头不敢打仗只想着保存实力,但由于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力太弱,甚至连撤换主将都做不到。
也不仅仅是刘光世,就算是岳家军也是自成体系。
没错,岳飞也是一个军头。
张宪、王贵、徐庆这几个岳家军副帅、大将,要么是岳飞发小,要么是跟随岳飞一路杀出来的。
岳家军的根基,就是当年马家渡失败之后南下的那几千人。
这几千人打输了马家渡,见识到了宋廷的无能,有几个会把赵构这个皇帝当回事的?
岳家军和其他几支军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主将。
岳飞是真的心怀家国大义,真的忠诚于大宋皇帝,发自内心地把赵构的旨意奉若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