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剑穗

“那日小生借了恩公马匹,却忘了留下恩公姓名地址,都不知道该去何处归还,没想到竟在这里让小生遇到了。”

苏岫也认出这就是在驿站遇到的那个书生,“一匹马罢了,不用在意。”

那日的书生,今日的富家公子就要请苏岫去楼上他订的包房,苏岫推拒不得,想了想便也同意。

包房里还有人,苏岫看那人手中的剑认出是骑马青年,看着年岁不大,三人互通了姓名,书生名叫钱逐玉,世居津河,那日是去隔壁县城会友,回来晚了便在驿站留宿,这才遇到苏岫。

青年名叫吕青云,来津河替师父办事,苏岫还发现他手中的那把剑并不是真正的兵器,而是把桃木剑。

吕青云见苏岫好奇,将木剑抽出来递给苏岫,“师父送的,他说真正的兵器太容易伤人,木剑则不然。”

“令师定是位心善的侠士。”钱逐玉感慨道。

吕青云年轻的面庞上带着不符合年龄的沉稳,“师父是清修之人,很少来到俗世。”

“令师父清修,青云是不是了?”钱逐玉打趣的盯着桃木剑柄上,明显不是出自男人之手的剑穗打趣。

吕青云看了眼手中赩色剑穗,还是一本正经,只是耳朵有点红。

钱逐玉和吕青云也是初识,那日在驿站外吕青云本打算把自己的马借给钱逐玉,不过他还有师父交代的事没办完,正当左右为难时苏岫出现了。

至于钱逐玉一个有钱公子为何要赶着牛车,苏岫也没问,但凡读书人总有一两件旁人理解不了的癖好,例如江先生就特别喜欢下雨天站在廊下,边观雨边吟诗,顺便将衣服打个半湿。

钱逐玉笑着唤来小二,重新上了壶好茶,将杯子一一斟满,“看来青云心有牵挂。”

苏岫也笑了,吕青云性子实在腼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口音,山由不像本地人。”钱逐玉又道。

“我是越州人。”苏岫端起茶杯,用越州话打趣了两句,“自小跟着家里兄长走南闯北,口音也渐渐变了,如今倒是官话说的最好。”

“我也想到处走走。”钱逐玉语气中带着艳羡,“无奈家人总是不允。”

“亲人总是为了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