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油酥

张进有点懵逼“油角一块二,比豆油低三毛钱,豆饼八毛一斤。一斤大豆下来,也就卖一块钱,我卖油角,就是油酥,卖到一块二毛钱,你说我是不是占便宜了,每年榨油厂油角都是被抢购的局面,没有关系的,根本买不到,油角是啥,油渣吗?豆饼的渣子,做成油酥,大受欢迎,我们把豆饼粉碎成苞米面一样的,和豆油搅拌,不就是油角吗,豆油不够用,买点乏油,经过硅藻土过滤,加到豆饼粉里,就是油酥呀!乏油多少钱一斤?一毛钱呀,加工完也不会超过两毛钱,四十多吨豆饼粉,得最少加四十吨乏油,一百吨油角,我们能卖四十八万,是大生意不是?”莹洁说的两眼放光。

张进听得仿佛看见了小钱钱在招手。

玉琴在门口听的有点懵“原来帐还能这么算,估计会这么算账的没几个人吧!”

第三天下午,六十四吨高油大豆运输完成。

张进马上安排镇榨油厂开始榨油。

同时购买回粉碎设备和一个三米见方,一米深的巨大铁皮大槽子和一堆五十斤塑料桶和二十斤,十斤塑料桶,用来装油角。

六十吨大豆,对一个加工能力每天五吨的小榨油厂来讲,很快就能加工完成。

张进抓紧时间在东门市后面焊了一个五米乘五米,两米高的大铁皮槽子,用来承接二叔弄过来的乏油。

乏油,顾名思义,就是制作油炸食品淘汰下来的废油,颜色发黑,基本不能再用,但莹洁在卫校学习营养配餐食品的时候,老师教过,用给白酒和水过滤的硅藻土过滤器的过滤下,完全可以使乏油经过过滤之后变得清亮,同时祛除臭味和焦糊味。

张进买的过滤机不是大型设备,但一小时五百斤的过滤能力对莹洁来讲,是足够的。

三天后,大批豆油被运回张家门市,经过油和豆渣粉二比一比例的搅拌和浸泡,成吨的油角(下面称为油酥)被成吨的生产出来。

五天后,上百桶油酥被吕晨和孙凤,大霞(梁叔家邻居李炳树家大姑娘啦)生产出来。

孙凤负责收钱,大霞和吕晨负责售卖。

张家正式开始卖油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