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莫不是那个宋朝的翻版?
【好了,彩蛋全部播放完毕。】
【本期万界故事会到此结束。】
【下期万界故事会,我们接着讲“那些神奇的太宗们”,大家可以猜猜看会是哪个太宗,将会登上我们的故事舞台~】
【十日后,我们不见不散~】
神迹消失,但这一次故事会的影响还在持续,特别是对于唐朝之后的朝代而言,最后的这个语录彩蛋带给他们的影响反而是最大的。
唐朝,武德年间。
神迹结束,但大唐继承人的问题才刚刚开始。
李渊到底还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们自相残杀,也不想赌一把大儿子能不能做到“唐太宗”的水平,改立太子的方案正在他的心中渐渐形成。
而朝中的大臣们,除去李渊的亲信、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铁杆,以及本就站到了李世民身后的秦王一系,剩下的多有投向李世民之意——现在看来,秦王的赢面显然更大,而且,按照秦王的能力,自己说不准还能混一个贞观重臣、青史留名的结果。
小主,
这些人还包括了原本在李渊、李建成、李元吉阵营中,但却并不坚定的那一部分。
李建成扯扯嘴角,面色阴郁,对于未来的情况他已经有所预测,但如今还愿意坚持站在他这一侧的人已经不多,又兼之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父子都不是什么没有准备之人,他想要调动人手也很难实现。
现在看来,倒是能够保下自己和妻儿的性命,待遇大约也能有个正常待遇……
唐朝,贞观年间。
若说做事情,贞观年间的李世民和他的大臣们是最忙的。
除却忙于各项政策的改动、新规则的制定——这些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李隆基时期的问题的出现,或者,起码,要能够减小那些问题的严重性;
李世民还重新关注起太子李承乾的培养问题,这可是他和皇后寄予厚望的长子,怎么能够让他走到那一步去?抛却感情问题,太子的改易,还是因为谋反的改易,牵动的朝堂可是不小,这样的损耗是应当尽可能避免的。
还有,就是长孙皇后和他们几个儿女的健康问题——观音婢早逝,他们的孩子也有几个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的,健康问题必须严加关注!
唐朝,开元年间。
尚且还没有被浮华入侵大脑的李隆基被这个视频彩蛋一番演示,开始勉力从想要享受的想法中挣扎出来。
而此时的朝中还有张九龄等一批老臣在,更是要规劝皇帝,决不能让大唐落到那样的地步,要不然,还不如早点来一场大唐传统。
从享受中挣扎出来的李隆基,顿时就被大量的事务所淹没,毕竟,此时的大唐,存在的问题已经很多,而且各个关键,都是需要尽快、尽可能去处理解决的。
而神迹中的那个李隆基,不仅没有想着解决这些要命的问题,反而沉迷享受,甚至主动扩大了问题,给本就负担累累的大唐亲手添了一把火……
————————
————————
钱穆先生应当是近现代,但为了让各朝代方便理解,就先标了民国的民;
鲁迅的这段话出自《坟·看镜有感》,基本上就是讲当时对外的不自信,对外来文化的不自信等等;
后面就是刘恒了,中间的南北朝的一堆太宗和吴太宗、晋太宗就不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