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婆婆都这样说了,杨家婶子也不能当着外人驳了她婆婆的面子,就干脆利落的答应了下来。
毕竟,她屋里男将最孝顺她婆婆,她婆婆平时也很少对他们提什么要求。
林云珍听了这话,心里感激杨家婆婆的帮助。
看着杨家婆婆腿上搭着的厚毯子,心里做了个决定。
林云珍的娘家下沿村,距离这里,骑自行车要将近两个小时。
就是她娘家距离布料厂,骑自行车也要将近一个小时,摩托三轮车却只要半个小时左右。
一到家林云珍就大喊,“妈,大姐,二姐,快出来帮忙呐。”
屋里立刻有人应声,“来了,妈,是珍伢,我去看哈。”
现在这个点,午不午晚不晚的,在家的只能是她妈和大姐二姐了。
她爸多会盘算啊,大姐二姐嫁的都挺近,走路都是一分钟不到。
几步路就能串门子,还能时不时帮家里干干活儿。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大姐二姐自打嫁人后,在婆家明面上还并没有什么不顺心的。
要不是怕被说闲话,估计她那时也是会嫁到家附近。
“怎么这多的布料啊?哪来的啊?”她家大姐林云红,看着这么多好看的布料,惊讶的嘴都合不拢了。
大姐是个典型的勤俭持家,又好脾气的女人。
侧肩麻花辫上,已经褪色成浅色的红头绳,一看就知道是好几年前结婚时的东西了。
“大姐你先别慌说这个了,赶快来帮忙都搬进去吧,别人杨家小哥还赶着回厂里去咧。”林云珍催促道。
开摩托三轮车送她回来的,是杨家婶子的大儿子,也是布料厂里的库管。
十公斤的布虽然并不重,但一个人也不太好拿。
只好跟她大姐两人抬着进屋,她妈和二姐见状也赶快来帮忙抬布料。
搬完布料,她妈端着一缸子糖水出来,“小伙子劳烦你帮忙啊,你这年纪轻轻地就会开摩托三轮车,有前途啊。来,先喝口水歇哈子。”
“谢谢婶子,婶子太客气了。”杨家小哥接过水缸,笑的露出一口大白牙。
好吧,这种人家帮咱办事儿,咱就要拿东西感谢人家的习惯,源自于老林家的家学渊源。
虽然从没听说过她外婆家,她妈徐来娣这书香人家的气质,也跟她的名字和这里的婆婆婶子们完全不符。
林云珍是家里唯一一个,遗传了她妈小脸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