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洪隆祥已经算是官商的一员。
官府招募行商到最后,经过官府的核批,有十六家行商入围。
十六家行商为了统一贸易规程,以减少内部竞争,和限制行外散商,他们啜血盟誓,订立了行规十三条。
“诸位,金丝行和番货行不好听,我们给它们起个好点的名字?我们有行规十三条,就叫十三行,怎么样?”江清提议。
“单数不吉利。既然我们有十六家行商,不如叫十六行?”
“十六行?好啊!十六,实禄!好意头!”
江清:“……”
最后,还是少数服从多数,他们这一个行商组织,命名为“十六行”。
江清无语问苍天。
“算了,叫十六行就十六行,总比东印度公司好听。况且,几百年过后,它都成了服装批发城,也确实够禄!
于是,江清便不再纠结行商的名字。
很快,众行商便开始在羊城,筑起海外贸易所需的商馆建筑。
众行商作为这些商馆的真正拥有者,他们将商馆租赁给海外诸国番行。
那些海外的番商,将这些商馆作为办事处,并对商馆进行改造。
江清曾经进过这些建筑,发现里边的庭院、账房、仓库、银库等等,还有吃喝游玩的场所,一应俱全,可奢华了!
等江清终于忙活完,准备动身前往京城的时候,又被通知,南湖县新任知县,开始走马上任。
南湖县有头有脸的商人,不管行商还是散商,都要应约前往县衙欢迎。
江清吐槽,“这新任知县可真有意思,不邀约我们到风月场所,也好歹去酒楼好吃好喝招待吧!去县衙,给人逞威风吗?”
众商人也不知道新任知县打得是什么算盘,只好认命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