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群人,浩浩荡荡来到田里,按照丈量的方位,你一铲我一锄的,哐当哐当就开挖。
杜家这一动静,算是让村里人开了眼界。
几十亩的田地啊,说挖就挖!这附近十里八乡的,也没见谁家这么财大气粗过。这杜家,不得了,不得了!
一时间,又是议论纷纷。但不管怎样,挖田筑塘的工程,如期进行。
秋去冬又来。
杜家那几十亩连片的田地,终于被挖建成田字形的四个大鱼塘。
做好清洁后,就开始投放第一批甲鱼。只待来年产卵,孵化育苗,就开始正式规模养殖。
另一边,在官府的支持之下,洪隆祥开始大力推广鱼鸡结合的养殖模式。
官府给下边的人打过招呼,各乡里的村长族长豪绅等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人物,纷纷配合,主动带着洪隆祥的人走访各村各寨。
在兴庆县这种山多地少的地方,田地已经是物尽其用。但还是存在有不少并不适合种植,但是可以挖成鱼塘的好地方。
比如那些沼泽池、山潭、洼地之类的,可以打造成中小型鱼塘,合理利用起来。
就比如之前杜子远和江清想拿来养脆肉鲩的草塘,它的主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联合起来,主动找上杜老爹,说也要养甲鱼。
附近村子的村民们,若是想跟洪隆祥合作,有时候也会托杜老爹牵桥搭线。
杜老爹就会带着他们,直接过去洪隆祥。不表态,不掺和,不说情,是杜老爹一贯的做法。
这次既然有人想跟着一起养甲鱼,洪隆祥肯定是欢迎的。那什么,一起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嘛!
此时,杜家。
看着跪在地上的杜忠清和杜五,江清真是既唏嘘又欣喜。
这两人,总算是修成正果。但正如杜子远所说,若要成全他们,就必须消了杜忠清的奴籍。
“杜五,你可想好了?杜忠清当真没有逼迫你?”
“阿叔,当真没有。”
杜五那么一个干脆利落的哥儿,此时脸上居然露出羞涩的神色。
见此,江清还有什么不明白?
他回房里,找出杜忠清的卖身契,亲手交给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