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哥儿,你来啦!我正好有事要找你。”
“哦?说来听听。”
壮哥儿将江清拉到一处用竹篱笆围起来的区域。
“你看,这些是经过挑选后,没用的小鸡。这两天有人来问我,能不能将这些小鸡送给他们。毕竟,留着,我们也没什么用。”
“他们想拿来自己养?”
“对呀!之前的洪灾,淹死了不少鸡鸭鹅,他们早就想养了。只是想着,能省就省,买鸡苗也是要钱的嘛!”
江清看着被圈养起来的次品鸡苗,它们唧唧唧地叫个不停。若是放在现代,它们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残忍点的,就被拿去做成饲料。好一点的,就被小贩卖给小学生当成宠物,能不能活下去,听天由命。
“行吧!那你就看着,分给有需要的村民。”
出了养鸡场,江清在去另一个养鸡场的路上边走边思考。走到半路,调转头,往村口而去。
村口的大榕树下,一如既往地聚集了不少男女老少。江清一过去,便有不少人跟他打招呼。江清一一回过去,在村民们的注视下,坐到了表伯婆旁边。
“清哥儿,你跟着杜子远过去那书院,好不好玩?”
江清失笑,这有什么好不好玩的?他又不是小孩子。
“不好玩,差点都回不来了。”
“啊?怎么回事?”
其它村民也齐齐竖起耳朵,等着江清说下去。
江清也满足了村民们的愿望,将路上遇到个别村庄拦路收过路费的事,一一讲述。又将书院所在县城的风土人情也大概描述了一番。末了,也介绍了雇镖一事。
村民们听得津津入味,不住地惊叹、点头。他们这些人,去过最远的地方,估计就是坤山镇。所以对于外边的认知,多是靠听人讲述或自身想象。
对于他们来说,江清能跟着杜子远去拜过台山寺,又去见过书院,真的是非常幸运的一个哥儿。
“清哥儿,你真是好命!”一个未婚哥儿酸溜溜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