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哪,在1500多年前,古人的见识就有这么广吗?按理来说那时候就有飞行器了,那咱们国家应该会不至于发展了这么久才有飞机吧?”
“这个老师还真知道,你们可能不清楚,江文博此人其实只是一个屡试不中的秀才,他出生名门,父亲是当时的朝中重臣,但他对读书都没兴趣,他应该算是可以跟鲁班相提并论的人物。”
“据说他能够走上这条路是因为当时的明乐大帝。”
不知不觉,几人身边聚着的,人越来越多,这老师想着,干脆就当一场公开课,于是走到了讲台上。
“明乐大帝,大家都知道吧?”
有一名男同学立刻抢答,“哪能不知道呀?安朝最着名的皇帝,在位五十年,东征西域,收复南方,华国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朝代,可惜后人不争气。”
“这位同学说的没错,江文博正是这位明乐大帝的发小,根据野史记载,两人从小在国子监认识,明乐大帝登基之后让江文博进了工部,给他最好的条件让他做研究,这才有了飞行器,就连史书上记载的那些明乐犁,明乐水车,明乐战刀等等,不管是民间还是军事装备,都出自江文博之手。”
“按道理来说,江文博一个只是秀才的普通人是不可能进入工部的,但他是明乐大帝力排众议安排进去的,而他也确实没有辜负明乐大帝的期待,让安朝百姓生活的更加便利。”
“这也太幸福了吧?!这是什么神仙同窗!?”
有一名同学举手,“老师,其实还不止,除了江文博,明乐大帝还有一名发小,就是咱们戏称最稳健的老臣,历经三朝的蔡明亭,躲过了所有的争权,虽然他的能力不是最好的,但他确确实实是活得最久的,也是古代有名的高寿老人。”
“明乐年间,能人辈出,基本上集齐了整个安朝四百多年一半的人才,蔡明亭若是放在其他的朝代,也算是能臣,可惜,在当时只能算是平庸,但他也是明乐大帝的昔年同窗好友。”
同学们讨论后,老师接着道,“其实有不少野史记载。明乐大帝虽然从小去国子监进学,但没学一年多就没去了,所以历史上一直有一个争议,明乐大帝,其实一开始是一个文盲。”
“只是后来登基才开始学着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