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蚕丝

因为茧中恐有寄生虫,为了以防万一,将分好了茧,分别放到那种腌菜的罐子中,当然肯定是现买的干净的。

然后一层盐一层叶子一层茧一层层堆放起来,放到干燥处密封保存四五天基本上就干净了。

之后将其取出洗干净后上锅蒸煮,利用水、热能或化学助剂等作用,把被覆在茧丝外层的丝胶膨润软化,降低茧丝间的胶着力,使缫丝时茧丝能从茧层依次离解出来的工艺过程。煮茧是缫丝前的一项重要工序。

煮茧的工艺要求煮茧质量的好坏与缫丝的产、质量和出丝率有密切的关系。

这是需让前世看过一个科普视频上面提及的。

这一步是为下面的缫丝做准备,也可以说是最关键的一步之一。

至于谁来煮茧,为了这个可是费了好一番功夫,才从人群中找出一个烧火几十年,对火候掌握十分独到的大娘来煮。

那大娘一身短褐,上面缝了一个浅浅的补丁,看着四五十岁的年纪,但收拾的干净利落,面目慈祥。

但是对于这个活计她是连连摆手,为难的说道:“东家,我不是不想干,我是怕煮坏了。”

毕竟这东西看着就珍贵至极,要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搞坏了这些宝贝疙瘩,就算是把她全家家当长进去,她也赔不起。

徐让给她了个保证:“放心吧,你只管好好干,煮坏了也不要紧,只要你能煮好,给你五两银子。”

此话一出,旁边的人都磨拳搓掌的,等着这大娘不干,自己好上去讨这赏银。

那大娘一听这话虽然面犹豫,但接收到她旁边儿子的目光,她又咬咬牙答应了。

“好!我老婆子愿尽力一试!”

随后三次试煮,坏了几十个茧后终于掌握了火候。

那大娘面带喜色,干的更起劲儿。

徐让直接掏出五两银子放在她身边,并承诺干完还有五两。

大娘神情更加严肃,感觉眼前的茧不是剪,而是白花花的银子,对待她的宝贝大孙子估计也没这样认真过。

最后找铁匠造了几口大锅,一起烧火煮,又花了五六天的时间,方才让全部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