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汉朝后的墓葬基本少有这种制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耗费极大,工艺复杂。
而我们掏到的这个墓葬,明显是千年后的辽代,用题凑的绝对是头一回发现。
李麻子在石壁上打了岩钉,然后扯起绳子就顺了下去。
估计下了两米左右,李麻子踩到了题凑坍塌出来的平台上,他在附近转了一圈,表示没什么问题,让我们下去。
我和师傅先下了,小雨和柳玉龙紧随其后。
踩在题凑上面,我才看出这木头不是柏木芯,但是具体是什么木头我就看不出了。
整个题凑被摆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状,摆在地下洞穴的最中心,有七八米高。
而最顶上的部分被李麻子刚刚那一下砸塌了,木头滚落到了下面的地面上,它原本的造型应该是顶到最上面的通道,然后上面立着静坐罗汉。
我们顺着绳子,慢慢的向最底部滑下去,过程中,我发现题凑不仅仅是木头拼接成的,里面应该还有和木炭等防潮层,不少漆黑的灰土漏到了外面。
令人奇怪的是,整个地下洞穴竟然出奇的干燥,而且地面明显被人整平过,手电向四周一打,感觉整个洞穴面积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
师傅跺了跺脚,地上的灰尘在手电光的照射下冲了起来,师傅见状便脱掉了潜水服。
想起小雨之前的模样,我赶忙阻止师傅,师傅却摆手示意我没事。
原来整个墓穴相较于上面的长生道也是密封的,而噬灵往上飘,沉不下来,所以整个墓室应该是安全的。
看师傅没什么问题,我们都脱下了潜水服。
我走到洞穴边缘查看,发现墙壁竟然全是斧凿痕。
“没错了,是人工的,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洞穴不会这么干燥”
师傅跟了过来:“先看看都有些什么东西,这就是个主墓室,应该有通向墓道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