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屹拿的不是其他什么书,竟是一本诗集。这本诗集她也看过,是前朝一诗人所出,这位诗人的诗言辞婉约,抒情动人,他在世时名声不响,百年后却成了着名的诗人。
这样一本诗集,在哪里都不奇怪,因为出名,几乎是每家每户的书房中都有一本,许多人学作诗时,也拿着这本诗集来分析学习。可它出现在哪里都合适,万万不该出现在魏屹的手中。
偏偏这本诗集书页泛黄,显得陈旧,看版式,也是十几年前流行的装帧,不是如今再版又再版后的样子——公子小姐好风雅,便在诗文之外也要做文章,譬如顾宝珠收藏的那版,则是京中一间大书坊所出,封页是印花的彩笺,书名请人题了好字,里头还有彩绘的插图。此版一出,饱受追捧,后来其他书坊也纷纷效仿。
无论是新版还是旧版,这本诗集出现在魏屹的手中,就显得格格不入。
这双手,拿兵刃,拿兵书,拿什么都合适,也万万不该拿一本婉约抒情的诗集。
顾宝珠惊讶地看着他。
魏屹不动如山,连目光都没有移开:“怎么?”
“你这书……是哪里来的?”顾宝珠情不自禁问。
“从书房里拿的。”
魏屹顿了顿,补充说:“是我幼时读过的书。”
顾宝珠这才想起来。
他小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这样,他既不懂舞刀弄枪,也不懂兵法谋略,启蒙后便专心读书,本来家中若无变故,是会走上科举这条路。他自然也读过诗集。
小时候,顾宝珠对他最大的印象,便是温文尔雅的哥哥。
顾宝珠忽然来了兴致,放下手中的话本凑过去,看他手里诗集的内容,她道:“你现在还对此有兴趣?”
魏屹微微颔首:“偶尔。”
这便已经大大超出顾宝珠对他的印象了!
顾宝珠又问:“那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