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这样从未吃过的美味大餐,两位医生除了憧憬明天的那顿午饭,对郑昊更加用心了,精神抖擞干劲十足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方方面面打理得井井有条,再不用郑昊多费一丝心思。
有了默契的配合,郑昊更加得心应手,进度也大大加快。奈何病人实在太多,况且每个病人都需要三到四次治疗,这么滚动着治疗下去,郑昊都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到此时方明白,开始时想得简单了,一时半会儿的,哪有可能治得完?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郑昊神医之名广为传播,又有许多治愈患者成为活生生的广告,现在来求医的患者范围越来越广,让郑昊根本停不下来,只能咬牙坚持着,想离开去首都想都不要想,哪有一点脱身的机会?
时间很快就过去二十多天,这期间所耗费的丹丸流水似的,郑昊只能再次给纪有福纪大哥打去电话,让对方再送一车药材来。
自打第一次在纪大哥那儿采购药材,郑昊后来几次也都在那儿进货,人家纪老板后来也打听明白,感情这位年轻人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郑神医。
进而对待郑昊那是格外用心,凡是给郑昊准备的药材,全都精挑细选严把质量关,几次下来,让郑昊十分满意,双方一直就这么愉快得合作下来。
而童、张两位医生更是大有斩获,不但天天有各种美味佳肴大饱口福,医术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两位都是学中医的,虽然现代中医没落,但该有的见识还在,守着这么一尊医术神乎其神的大神,令两位医生大开眼界!
开始时不敢打扰郑昊,混得熟了,瞅准机会忍不住就问两句,这玩意光看热闹哪行啊?肚子里老多疑问都快憋炸了!
郑昊当然不会敝帚自珍,秘不示人,反而热心地为两位医生指点迷津,解答他们种种疑问,甚至手把手让他们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内力真元!
两位医生终于明白郑昊神在哪里,却又徒呼奈何,别说什么慧眼神眼了,就这真元上哪儿搞去?自己都四十多岁的年纪了,想重头修炼,还不得猴年马月去?
郑昊也明白这是一处最大的关碍,有道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扎实的功底,中医一途不可能有建树,想投机取巧想都不要想,到头来只能害人害己,贻笑大方。
但这些并不妨碍郑昊传授医术,可以指点的东西多着呢!而困扰自己多日的疑惑一旦得到解答,那种豁然开朗的痛快劲更让两位医生欲罢不能,反正也不管啥叫厚脸皮了,逮着郑昊直接改口叫师父!
郑昊也是有意为之,两位医生是谭院长的部下,如果把这两位培养成医务骨干,谭院长能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