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诊治病人已经驾轻就熟,无论自身功力还是装备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没用多长时间第一个疗程便结束。
那位中年男人,见郑昊停下手,不由心中忐忑小心的问出诊金的事,哪成想郑昊呵呵一乐:
“老爷子一定宅心仁厚积善行德,从你身上也可见一斑,不知你们来自哪里,在屯里待多长时间了?花费一定不少吧?
诊金的事你们放心,你们有多少算多少,实在不凑手的话,不交也可以,我不会计较的。”
“这怎么可以?郑神医,我们来自**省,的确来一趟不容易,否则也不会住下来等你了,我和我父亲都是农民,钱确实没多少,我们也是抱着撞大运的心思来的。
我们这次来,总共带了六万块钱,除了家里凑的四万元还借了亲戚朋友两万元,都在这里了。郑神医,这些钱请你务必收下,钱没了俺再挣,只要我父亲病好了,那俺跪下磕头也愿意啊!”
说完话就急忙打开随身的一个黑皮包,掏出一大摞钱来推到郑昊面前。
郑昊心中暗暗点头,正所谓父慈子孝,只观其言行这对父子就应该给予褒奖,这也是自己心愿之所在。
“行,有这些钱足够了,别担心,估计再有个三四次治疗就没问题了,你父亲一定会好起来的……”
“谢谢郑神医、谢谢郑神医!”中年男子连连道谢,很是激动。
那么郑昊为什么又收下这些钱呢?
在郑昊看来,这些有功德的人都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最怕对他人有所欠缺,否则定会惶惶不安,而从拿出的钱数来看,这一家人还是有些实力的,并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钱的多少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份心意,只要真心实意,有能力且十分愿意的,郑昊也乐意收下,双方求得心安而已。
至于那些为治病而家徒四壁的患者,只要有功德在身,郑昊不但治好他(她)的病,甚至在临走时还会拿出一部分钱来给予资助,不但这么想,也一直这么做着,只不过不愿对外人提及罢了。
叮嘱患者三天以后再来,这次治疗便结束,待这对父子高兴地离开,郑昊转而面对彭掌门,好奇地问道:
“彭掌门,我记得当时人挺多滴呀,怎么现在就这几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