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过年

三十一大早,一家三口早早起床,郑昊和父亲,将山间别墅每个门洞都贴上对联,窗口贴上挂帖,红红绿绿的看着就喜庆,有了过年的气氛。

吃过早饭,一家人收拾利索一同下山。回到屯里,照样还是先封门贴对联贴福字。

忙活完了父亲在外屋地正北摆上供桌,取出一块铁梨木雕琢的祖宗牌位,摆在供桌上,上书“郑氏历代宗亲之神位”。

牌位前一字排开五碗贡品,有荤有素,每碗供品上,都盖着浸染红色颜料的细粉丝,搭配上翠绿的香菜叶子。两侧各有一个烛台,上插粗大的红蜡烛。

再往前就是一个金光灿灿的铜香炉。父亲取过线香,恭恭敬敬的上了一炷香,嘴里嘀嘀咕咕的念叨着,恭请父母、列位宗亲回家过年。

说起来,郑昊的父母都是苦命人,郑昊的爷爷奶奶,在郑昊父亲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郑昊父亲几乎没有留下一点印象,小小年纪,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吃过的苦头不计其数。

后来辗转中来到XXA岭,加入了伐木工人大军,在那莽莽林海中与天斗与地斗,努力砍伐林木,让源源不断的木材,流入大江南北,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而郑昊的母亲丛秀琴,在十三岁那年,一场车祸夺取了她父母双亲的生命,只留下她和比她小两岁的妹妹,姐妹俩个相依为命,寄宿在舅舅家中。

很显然,寄人篱下的生活,并没有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忍气吞声中艰难的活下去,这也直接造就了,郑昊母亲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好胜的心态。

后来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东北,成为众多东北知青中的一员,也许是相同的命运、共同的遭遇,当郑昊父母经人介绍认识后,很快的组建起家庭,就落户在现在这个大山深处、不起眼的小屯子里。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两个人通过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的建设家园,才有了如今生机勃勃的气象。

父母二人付出多少的艰辛和汗水,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郑昊面前,从来不提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郑昊也是长大以后,才零星了解到当年的情形。

不得不说,父母的所作所为,也深深的影响着郑昊,在郑昊的心中,父母的爱深似大海,郑昊早就心中发誓,这辈子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很显然,郑昊的家庭状况一点都不复杂,除了小姨,再没了其他的血缘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