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一家也都搬着板凳去村口开会,一般没什么大事,老支书是不会召集整个大队全体村民一起开会的。
除了春耕秋收交计划粮分口粮和过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其他日子很少开大会。
这会儿也不过年也不过节的,大家心里都纳闷着呢。
等了半天,整个大队的几个村子乌乌泱泱的来了一两千人,大家叽叽喳喳的聊着天,老支书这才站到了大队部门口的石碾子上。
他拎着大铁皮喇叭,清了清嗓子。
“咱队各个村子的,人都基本到齐了吧?村民小队的队长,自己点点看。”
老支书说完话,下面叽叽喳喳的声音顿时小了起来。
几个村的管事的人都站起来瞥了瞥自己身边坐的,除了沈家坝村的基本家家户户人都来了。
其他几个村小组,基本至少每家每户来一个。
看人来的差不多了,沈福堂再次敲了敲铁皮喇叭。
“既然人都到的不多了,我讲个事。”
“经过前期的实验研究,咱们大队搞得那个稻花鱼,目前的情况,还不错。”
“按照周技术员的说法,咱们大队,甚至整个公社,明年开春八成要大规模的做试点。”
“这稻花鱼要养好了,咱们大队明年的生产收入肯定要比今年好。”
沈福堂刚说完,下面所有人都激动的开始鼓掌。
大队的生产收入提高了,那大家赚的工分就会更值钱!
说白了,那就是年底分的钱和粮食会更多,这种好事谁会不高兴。
“大家先别急着鼓掌,老支书说的只是理想状况。”
“乡亲们,咱们想要把这稻花鱼给养好了,那就得保证好稻花鱼的生存环境。”
“就现在,我们几乎隔几天就要抽水来维持田里的水位,这样一来,大大的增加了咱们的生产养殖成本。”
“现在只是一百亩的实验田,要是换成咱们公社一千多亩水田,整个公社上万亩的水田,这每天用柴油抽水机去抽水,那花费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