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在这里,再次感受到了和宜兴一样的热情。
至于这份热情里面几分真几分假,那就不得而知了。
夜晚,李昭在太守府设宴。
大堂内座无虚席,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酒宴上,随行官员当众宣布,朝廷会在明年,适当减免江南各种赋税。
众人顿时精神一振,眼中喜色展露无遗。
李昭心中了然。
死道友不死贫道!
无论秦军先前做了什么,人们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感受到了皇帝释放的善意,次日,陆氏家主陆传廓拜访孙方。
主动提出愿向朝廷献出大笔钱粮,及家族半数以上田地,只是有个小小的要求。
他希望将嫡长女嫁入皇宫。
孙方不敢做主,请示李昭后,替他婉拒了此事。
此事仅是一个小插曲,几乎未掀起任何波澜。
到目前为止,李昭江南之行还算比较顺利。
无论豪强,或是所谓的名士,皆十分的配合。
李昭原以为接下来,还会和之前一样。
然而,青溪书院年轻的书生们,却远没有这么“懂事”。
.............................
在姑苏的第三日,天降小雨。
李昭冒雨来到了城内最大的书院,即有着两百余年历史的青溪书院。
前齐时,朝中数名官员有出自此处。
因名声显赫,书院内每当有房屋破损,常有人出资修缮。
大秦建立后,书院地位有明显下降。
据李昭所知,里面已有人对大秦心生不满。
此时,在一处较大的厅堂内,众学子、教书先生、豪强名士济济一堂。
众人皆面色肃然,全神贯注望着前方的皇帝。
“敢问陛下,太守孙方残暴不仁,数次屠戮姑苏百姓;陛下为何不将其严惩,反而继续用之?”一学子神色愤然,拱手问道。
李昭嘴唇微动,心中不禁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