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煮干水分,并在里面放了一点糖,这样煮出来的芋泥就当作糯米糍粑的馅料。到时候用糯米糍粑包着芋头馅,那滋味肯定又甜又糯。
三娘不着痕迹地偷偷吸了吸口水。
她把做好的芋泥盛出来,又准备做咸口的馅料。
这咸口的馅料,她决定做两种:一种是全素的,一种是半荤半素的。
三娘把泡好的各种菜干剁碎,炒熟了调好味,盛出一半来晾凉备用。
另一半继续留在锅里,加入咸肉炒至没有水分。
三娘尝了一口这馅料,干香干香的,肯定特别下饭。
一切准备就绪,待到锅里的糍粑蒸软了,三娘便带着张大娘、小翠两人一起把馅料包进已经蒸软的糍粑里。
考虑到糍粑放凉了会变硬,三娘就没有拿出来,而是让它们一直在锅里煨着。
反正如今什么都不多,就山上的干柴最多,用完了他们再上山捡去就是。
光吃糍粑,感觉有点干。所以三娘又去地窖取了地瓜丝,熬了一锅微甜的地瓜丝糖水。
她还别出心裁的在里面加了些做红薯干时洗出来的红薯淀粉,这样煮出来的地瓜丝糖水,口感格外醇厚。
估摸着大家快回来了,三娘往锅里放了点油,把剩下的年糕块用油煎了煎。
很快,一盘香喷喷的煎年糕也好了。
等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大桌前,三娘看着满桌的糯叽叽,心里欣喜。当大厨就是这点好,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这桌上可都是她爱吃的。
她迫不及待地夹起了一块香煎年糕片,这东西可要趁热吃,不然放凉后又要变回硬邦邦的状态了。
果然这煎年糕如三娘所想的那样,油香油香的,怎么吃都吃不够。
三娘还不放心,催促大家:“你们也快吃啊,这些东西放凉了就会变硬,可就不好吃了。”
于是,大家起筷,就着地瓜丝糖水,吃着这年糕盛宴。
尝了香煎年糕后,三娘又把目标转向了糯米糍粑。
这糯米糍粑有三种不同的馅料,三娘都给它们做好了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