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利用谷风机把谷粒中的杂质清理干净,又用谷物脱壳机把粒子打成白花花的大米,最后再利用谷风机把大米中的多余壳子清理干净。
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简直行云流水,就连沈县令这个不会农活的门外汉,都能看出如果农忙时使用,不知能减轻多少劳动力和省去不少时间。
其实要诸葛云疏原本的想法,完全可以三机一体,这样不是更省成本,但是奈何时代限制,找不到一些原材料的替代品,只能如此麻烦了一些。
而沈县令及这个时代的农人们可不这样想,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一个农具上的改革,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于是,沈县令命人记录用新农具收成稻谷的时间与老式收成稻谷时间,进行对比,竟然发现比之前的方法快了三分之二不止。
怕发生意外,他又试了好几次,最终记录数值都是大差不差的。
沈县令这才放心把这新出炉的农具之事,上报给朝廷。
连带着做出的农具成品一并送往京城工部。
沈县令想着,他这三年一次的考核是否评优,可就指望这件事了。
这也意味着他六年没有挪动的位置,是否会因此更上一层楼。
至于原本期待着凭借诸葛云疏那篇关于安置灾民的策论文,他是没指望了。
也是怪他当时没考虑清楚,就这样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直接上报了上去。
结果……就是便宜了别人。
最可气的是,还是他不能得罪之人。
沈县令一边踱步,一边唉声叹气,他心想着,“难道这次又被截胡了。”
毕竟从上报开始,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