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上层封锁了消息?还是梅天人真就全无音信?

对于浅草陌所说的宫本圣忍的意念,温言自然好奇其中内容,但囿于可能涉及好友的隐私,还是忍住了自身的好奇。

浅草陌自是依言就看出了温言所想,直接便说道:“也没什么好遮掩的,这事在扶桑上层早已人尽皆知,估计你们新朝高层也都知晓。宫本圣忍传递的讯息破碎断续,很多都失了本来面目,但最重要的,便是向扶桑众忍揭示了影忍之后的圣忍之道。”

看着温言的眼睛,浅草陌缓缓吐出两个字:“——幽玄。”

“幽玄……”温言喃语重复。

“幽玄!”

浅草陌的双眸中神光绽放,继而站了起来,目光越过深沉的潭水,悠悠说道:“‘道’作为一个从古中国引进的概念,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一直到大正时代,扶桑基本上只是在祖述新朝之道。扶桑固然是有‘道’的,却没有‘扶桑之道’。”

温言同样站起了身:“如今,祂有了么?”

浅草陌笑靥绽放:“是啊,祂有了!由‘道’向‘扶桑之道’的发展和演进,是需要基础和条件的,那就是‘扶桑人的精神自觉’。数千年以来,扶桑历史上的精神文化、修行文明方面大都依赖于古中国资源。直到这一个千年以降,属于扶桑的思想文化的独立意识才开始慢慢抬头。”

温言认真倾听着,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史诗,她以新朝为傲,浅草陌自是同样有此情怀。

便听得浅草陌继续说道:“后来的江户时代,兴起了一股以本居宣长等人为代表的旨在抗衡‘汉学’的‘国学’思潮。本居宣长为了证明‘扶桑之道’不同于新朝的‘道’,做了许多努力。这一切,终于在宫本圣忍一代结出了硕果。即为——幽玄!”

“说来,【幽玄】也并不是宫本圣忍的首创,其相关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主要是在扶桑中世时代形成的。扶桑好歌,一句话说得很好:‘歌寄情于花鸟风月,然而心必专于一处。’”

“扶桑之‘道’的真髓,一方面在于将人的精神提升到究极本质的高度,或者加深到最深度;同时另一方面,又具有于自然本身‘超感性的基体’加以同一化的倾向。”

“万物的本质是不生不灭,众生中包含万性万理,此一性非先天地而生,亦非后天地而生,此乃万物之根源。幽玄之理,亦在其中……”

虽然距离此等【幽玄】之境尚且遥远,仅是从浅草陌口中听闻此间道理,温言已是心旌摇曳:“道法幽玄啊……”

闻言,浅草陌又是轻吟了一句诗:“兰蕙苑风催紫后,蓬莱洞月照霜中。”

“兰蕙催紫,蓬莱照霜。先辈境界,令人神往。”温言看着浅草陌,“只是,浅草,这些对我说真的合适么?”

浅草陌笑语嫣然:“那又有什么呢?又没什么需要保密的,三五好友,坐而论道,如此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坐而论道,如此而已。”温言明眸闪烁,“道友,你好。”

浅草陌伸出柔夷:“道友,你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