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东生

1、

这是一条上海的老弄堂,一进弄堂,就可以看见一幢木头房子,一清早,宁波女人总归会坐在门口头,欢喜用宁波腔的上海闲话跟每一个路过弄堂口的人打打招呼:“早饭吃过伐?”这是上海人打招呼的习惯。

刚刚夜班回来的黄伯伯就会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讲:“嗯诺,家去吃泡饭。”

买油条回来的张老师,则举了举用一根筷子串牢的两根油条,讲:“还勿曾吃,泡饭还在烧。”

只有凌小姐会扭过窈窕淑女的身姿,嘀咕一声:“滑稽伐,吃一口泡饭有啥好讲的?”

现在辰光,弄堂里炊烟袅袅,正是烧泡饭的辰光,跟上海其他所有弄堂一样,早上头,整条弄堂都会飘起泡饭的香咪道……

弄堂里新的一天从吃泡饭一刻开始了。

2、

讲起来,上海人都欢喜吃泡饭,其实是老底子的上海人过穷日子的一种对付,侬想想看,一清早,大人要上班,小囡要读书,辰光多少紧张,屋里铜钿银子又经常紧梆梆,吃泡饭最便当,隔夜的冷饭,用开水一捣,放到煤球炉子上滚一头,早饭有了,假使有条件配根油条,蘸蘸鲜酱油当小菜,就可以吃得像活神仙一样开心,经济实惠,实用方便。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泡饭成了弄堂里穷人家的家常便饭了。如此讲来,讲上海人欢喜吃泡饭也说得过去。

不过,想想有铜钿人家吃鱼吃肉、吃海鲜,生煎馒头,小笼包,再想想自家小囡每天吃泡饭,大人心里总归有点酸唧唧的,做爷娘的实在做得有点坍台,不过有啥办法呢?条件有限,只配吃吃泡饭。

不过,同样是吃泡饭,吃泡饭的腔调倒是各式各样的:像张家姆妈欢喜端一碗泡饭,泡饭上头放两块酱萝卜,靠在门口头,一面吃,一面看看来来去去的邻居,顺便讲上两句:“买点啥好小菜?”“喔唷,菜场里钆的臭要死,没啥好买。”“没啥好买,还买了一篮头。”就这样,一讲一答,一碗泡饭吃下去了,龌龊碗,顺手在门口头的水龙头上一冲,算汰清爽了,一顿早饭吃好。

屋里小囡多,房间又小的人家,像弄堂里的黄伯伯,七八个人钆在一间房间里,屁股碰屁股,身也转不过来,吃饭只好在门口头摆只小台子,五六个小赤佬围牢小台子坐停当,清汤寡水的籼米泡饭一人一碗盛好,乳腐对角切开一分四,一人一份吃光算数,大家不吃亏。否则就会呼天抢地,抢得一塌糊涂,一顿早饭可以吃得像猢狲出把戏,打起来的辰光也会有的。黄伯伯有辰光也会有点怨气,不过想想,啥人叫自家年纪轻的辰光,不思进取,天一黑,就上床睡觉,副产品就多,一养养了六个小赤佬……

弄堂里,也有欢喜搞点排场的人家,像张老师家,早饭台子上的小菜也没啥特别,乳腐,酱菜,萝卜头,最多再加只高邮咸蛋,还要切成五六片,一家门分分吃吃。不过,多了几只小碟子,一装盘,卖相就好得多了,一家门围牢八仙桌斯斯文文吃早饭,绝对不会吃出“呼噜噜”的声音。小囡也懂礼貌,吃好了,就讲一声:“姆妈,我吃好了。”大人点过头,就背只书包读书去了。

黄伯伯经常会讲:“张老师屋里吃饭像小猫吃食,一点声音也没有。”黄伯伯这是既羡慕又嫉妒……

3、

弄堂里厢,大家脚碰脚,早上吃泡饭是基本属性。

不过,欢喜死扎台型的人也是有的,比方讲,刚刚吃好老泡饭出门,弄堂里总归有人会打招呼,问一声:“早饭吃过伐?”单身汉肖光棍张口就讲:“断命的汤包汁水把嘴唇皮烫出泡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