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景帝的决定

他知道自己母亲不会有这种心思,可梁王呢?

哪怕梁王没这种想法,他身边的那些能臣谋士呢?

太后与梁王酝酿已久,若是断然拒绝,太后恼了,那不孝不悌的恶名又如何担当得起?

梁王若是反了,长安精锐可否抵挡得住......

天子的权威不是天然就有的。

虽然表面上天子是九五之尊,但是实际上呢?

真正能够听从天子的人,又有多少呢?

哪怕七国之乱后,他封了八个亲子去填充战后诸侯空缺。

又把自己的弟弟梁王刘武扩张为40城的第一大国,把一直在朝堂任职的刘礼派去继任楚王。

看似帝党占据上风,但景帝知道只是暂时的风平浪静而已......

若因储君之位,将梁王推到功臣集团队列......

偌大的宫殿里静悄悄的,除了景帝走动带来的声音,只剩下宫人们微不可闻的呼吸声。

景帝颓然的拿起奏折,发现是闲赋在家的袁盎所书。

不经意间想起先帝时的一桩旧事,思索片刻,渐渐舒展了眉头。

袁盎啊,是个懂大势、敢直言、会做人的聪明人……

最为关键的是为人敢言直谏,强调等级名分,对尊卑礼节有着浓重的情结。

想到这里,景帝嘴角微扬。

从他劝谏先帝维持帝王的威严、拉退慎夫人的坐席、阻止宦官和先帝同车而乘等都是礼治思想的体现。

由他出面劝解窦太后,再好不过了!

有了直面对抗窦太后的人选后,景帝长吁一口气,转而盘算起自己的儿子们。

除了已经出局的为人仁弱的长子刘荣外,还有十三个儿子。

次子刘德,三子刘阏于,因着他们母亲的缘故,不多做考虑。

四子刘余,从小患有口齿病,景帝摇了摇头,继续往下扒拉着。

五子刘非,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时,年仅15岁的他奋勇参战,因功徙封为江都王,牧守一方倒是能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六子刘发,叹了口气,对于这个腼腆怯弱的儿子,景帝揉了揉眉心,不提也罢!

七子刘彭祖,生性巧诈,小有辩才,大事无决......

至于八子刘端,景帝想到他那宫殿里俊秀的侍人们,以及至今不肯亲近女子的行为,忍不住头疼......

最不担心子嗣问题的,恐怕就是九子刘胜了!

对于这个过度沉迷于男欢女爱的儿子,景帝无奈的叹了口气......

再往下数,也就剩十子刘彻、十一子刘越、十二子刘寄、十三子刘乘以及幼子刘舜了!

虽说他怜惜幼子年幼丧母,格外疼爱些,但关乎天下社稷......

至于十三子刘乘,想起他那孱弱的身子,药不离口的状态……

唉,不能多做要求,能留下后嗣就算不错了......

十二子刘寄身体倒是强壮,但一母同胞的几个兄弟都不太愿与他亲近......

十一子刘越,景帝仔细想了想。

男生女相,面若好女,太过阴柔!

也不知道长大后,会不会有男儿气概些......

十子刘彻?

仔细想了想,身体健壮,从小到大好像也就生过两三次病。

弓马娴熟,精力旺盛!

聪明伶俐,过目不忘,教导他的夫子说他极有主意。

虽然淘气些,却懂进退,宫内的人都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