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熊洪的估算,这段时间可以采取凿冰捕鱼的办法,这处居住点至少要在冰面融化前,捕捉500斤以上的鱼并腌制;另外是木材,这个冬天也要砍下来500棵,至于缺少的工具,回头部落会议结束后,会跟着各个居住点负责人一起带回来。
当然这些食物和木材是熊洪根据居住点的情况来制定的最低要求,如果石部落居住点这边能够获得更多的物资,那也是最好不过,就能给部落缓解掉更多的压力。
为了方便跟上熊洪回程的速度,石巫等人被要求到时候也要沿着冰面出发,所以把爬犁的制作方法也告诉了石部落居住点。对于石巫等人来说,冰面爬犁并不算复杂,很快就制造出了几架,除了运送石巫等人外,剩下的都是为了运送木材而制作的加长爬犁。
“有鱼,有鱼!”身旁族人的惊呼打断了石巫的思索,听到有鱼,立马跑到冰窟窿那边,一看究竟。
……
接下来的几天,熊洪带着探索队,将凌河沿岸的资源点、居住点都去看了一遍,得益于这些居住点离河岸都不算远,所以每天晚上大部分都是住在这些居住点里面的,熊洪等人休息的也很充足。
除了让石部落居住点提供咸鱼和木材外,对沿途的几个居住点,熊洪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这些工作让他们在一个冬天完成,可以说并不算很有难度。
不过熊洪还是没有采取熊二的建议,增加他们的任务量,毕竟今年是部落间融合的第一年,最重要的食物已经很充足,剩下的重要工作就是让大家认可熊部落,有个生产的任务让他们不闲下来就可以,剩下的时间可以去学习,用共同的文化来融合。只要经过一个冬天的磨合,族人之间的融合度、对熊部落的认可度也会更高。
当然不同的居住点也有不同的“特产”,比如在土部落这边,就有不少的竹子,这种被称为古代“钢筋”的东西,现在在部落里的用处越来越大,制作工具、管道、武器等都有广泛的运用,熊洪甚至在秋天的时候,让人挖了不少竹鞭出来,栽种在一些避风、相对温暖的山谷里。
还有山部落这边出产的铜矿石,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虽然每天只能去挖几十背篓,但从秋天到现在,也攒下来不少的矿石原料,甚至还有一些纯度非常高的铜块,都堆在院子的外面,等待着部落贸易队的运回。
这些有特产的部落,今冬需要多准备一些相应的原材料,比如铜矿石、竹子等,今后他们的发展重点,也都集中在对这些特产的开发和使用上。
既然白河流域那边的锡锭已经被用在部落的青铜器上,那这里的铜矿石就有极大的开采价值。熊部落现在很缺金属的器具,所以让熊山等人去加大采集铁矿石、炼铁的力度,当然青铜器也不例外,熊洪打算等到开春之后,在山部落这边也建立一座炼铜坊,专门将开采下来的铜矿石熔炼成铜锭。
或者在白骨洞那边建立一座炼锡坊,生产出来的锡锭,直接运送到这里,与铜锭一起配比,浇筑成需要的青铜器或者是青铜锭,再拉回部落进行分配。这样一来,就不用将沉重的矿石给运送到部落那边,能节省下大量的运输力量和人力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