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跟郭副师长报告,倭寇出动了飞机对我阵地进行侦查,请求防空团支援”。
“把全部的营属20速射炮集中起来,由纵队临时统一指挥,再给六纵孟司令去个信,建议他们也把速射炮集中起来,布置到关键位置用于要地防空”。
“司令员,前敌指挥部有电报”,一名报务员拿起刚记录完的电报纸递给曹路,“师属防空团已经朝我们开拔了,郭副师长有令,由三纵负责指挥给整个南线提供防空掩护”。
在欧洲战场上,即便是最重视高射炮部队的德军也只是拿来用于指挥部、机场、仓库、工厂等要地防空而已,野战时主要还是要靠空军来争夺制空权的。
拥有八十一门高射炮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看似豪横,实则放到广袤的战场上根本无法给野战部队提供足够的防空掩护。
曹路是在漫水河战役中见识过倭军轰炸机的恐怖火力的,当时还能依靠山区构筑反斜面工事来躲避,而现在可是在空空荡荡、无遮无挡的皖北平原上呀。
该怎么办呢?曹路快速在脑子中盘算起对策来。
既然不能被动防御,那就只能主动出击了,得想办法把鬼子的飞机引到自己提前预定好的地点,然后集中全部对空火力集火射击才会有击落敌机的可能性。
“有了!”曹路叫来一名参谋,“马上安排人手到姚李镇去布置一个新的指挥部”。
“是要转移吗?”姚李镇就在三纵防区后方不远的地方,参谋下意识地以为曹路是想把指挥部后移以确保安全。
“嘿,我的意思是弄个假的指挥部,要布置得显眼一点,要让倭寇的侦察机一眼就能发现”,曹路解释起自己如此安排的用意,“把20速射炮部署到那里去,如果倭寇的侦察机再来的话,就主动开火吸引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