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猛然醒悟——
胡惟庸能控制天下的营军、卫军,但控制不了敌军啊!
燕王常年戍边,的确可以招募一些蒙古人来。胡惟庸手再长,官绅再狠毒,也抓不到塞外啊!
“哦?多少人?什么时候到?”
老朱一边问,一边猛然转身,似乎忽然之间就打了鸡血。
呃,
“上位请看……”
汤和赶紧递给他,一边回答:“有一万多人,都是骑兵,很快啊……算起来的确是该到了……臣看,也许就两三天了……”
啊哈?!
老朱看完书信,突然怪笑一声,把汤和、傅友德也吓了一跳。
但很快,
老朱脸色又是一变,喃喃的说:“两三天……两三天……怕是来不及啊……怎么就不能快一点呢……”
这?
上位?
两人同时脱口而问。
老朱黯然一叹:
“你们想啊,胡惟庸怎么可能拖延?咱估摸着,胡惟庸一两天之内就要篡位啊……到时候燕王虽然来了,也只是两军对峙……”
唉!
两人忍不住浩叹——
是啊!
就晚了这么一两天,燕王的蒙古军就算来了,也没用了!到时候说不定大军哗变,他的蒙古军还要跟明军作战呢……
正在担忧之际,
忽然一个探子疾驰而来:
“保!”
“皇上!汪广洋大人带着一众文官觐见!”
啊?
什么?
汪广洋?
带着一众文官?
老朱再次大喜:
“在哪里?”
“禀皇上,已到营外!”
哦?
老朱恋上鱼阴晴不定——
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他们不是被充军了吗?
他还记得,大军来到神策门之前,胡惟庸就把刘伯温的这些门生给发配云贵了,那怎么会突然出现?
汪广洋这些人代表官绅,此时来觐见,当然是最好的,到时候可以稳定军心,但为什么是此时?
一边想,一边疾走,
三人很快来到营门。
“臣等参见皇上!”
汪广洋、胡桢、赵瑁等三十余人,已经将近一年没见老朱了,而此时天下大乱,再次见到皇上,不禁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