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封贴木这五六年都在搞伪钞生意,目的是给方国珍余党筹款,将来勾结倭寇,从海上打回来。
苏尘感觉手都在发抖,眼皮也不停地跳,再看了一遍,把关键的名字记住,然后一把火烧了。眼看供状都化成了飞灰,一颗心才落下来。
对了!
还有一件事,
苏尘差点忘了,赶紧问:
“有没有人审讯过封贴木?”
“禀告主人,两个京官审过,案卷交到了刑部尚书胡桢大人那里。”
唉,
那就麻烦了……
他千算万算,感觉还是慢了一步,现在要从胡桢那里把案卷毁掉,恐怕还是有点难办。
这时,
他无意中看了一眼,忽然发现眼前这个血滴子有点面熟,忍不住问:“你叫什么?”
“末将常威!”
哦哦,
原来是你啊。
怪不得动不动就分尸喂狗?
想了一会儿,
苏尘感觉现在唯一能拿到案卷的人,就只有锦衣卫了。
这次下来查案,锦衣卫和都察院也都来人了。锦衣卫是幕后监督,不问案情,每一个组都有两名。
他当即命令:
“常威,你立即夺舍胡桢大人身边的锦衣卫,然后想办法把封贴木的案卷拿出来。”
“末将遵旨!”
刷的一下,
常威淡去。
……
苏尘回到句容县衙。
此时,
方孝孺还在审讯犯人。
苏尘已经是四品官,一向还被视为刘伯温、汪广洋的人,所以去到哪里都很有人买账,于是拿起桌上堆满了的案卷来看。
稍微看看就发现——
句容的伪钞案,名义上是个伪钞案,实际上是个谋反案。老朱的《大诰原稿》里有这个案子,可谓是杀得人头滚滚。
苏尘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老朱一口气杀了八九百人,还把头颅全部挂在沿途官道的树枝上。
现在才算是搞清楚了——
这八九百人,全都是方国珍的余党!
说实话,
老朱杀得还少了。
就从目前这些案卷看,句容抓到的这两三千人,几乎个个都是方国珍在岸上的党羽。
而对照《大诰原稿》一看也就明白了——老朱也就是在伪钞案之后,实行了最严格的海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