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裂化和催化可以直接靠着高温低压搞定大部分条件,但是合成重质组分需要大量的能量不说,通常还是需要特定的催化剂的。
而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都是能够有那么好运气被找到的。
万一涉及到钛等所谓的太空金属,或者非常复杂结构的有机物质构成的某种反应“笼子”,或者某种特殊生物的特殊蛋白酶,那么光是找寻,就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极致的运气。
如果没有催化剂,靠着高压条件硬要反应,那么反应路径应该是可想而知地相当复杂。
而且在理论上,从汽油中反向合成如柴油、重油、沥青等其他重质,通常会面临分子结构上的困难。
长链条破坏性地搓成短的简单。
但是短的重新搓长,具体要有多长,长什么样子,哪个位点和哪个位点才能够有反应物拼接上去,那都是极为不可控的。
尤其是某些本身紧密的结构,被强行拆开了它们的共用价电子之后,想要重新拼接回去那个环状结构或者其他强力的化合键,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小主,
在实际工业中,虽然存在某些方法可以将轻组分通过催化重整等方法转化为更重的烃类产品,但这些方法并不是真正的“反向合成”。
如果想要依次得到各种工业的源头原料,光靠那些重整的产物可远远不够。
……
相关的技术也是第一时间通过相关人员,传递给了现世和星海边缘部。
毫无意外的,这项技术更适合在现世中推广开来。
因为这种精炼设备是利用生物质作为原料,相比于传统的化石燃料提炼,它的碳足迹可能更低。
它不需要让生物质被地理作用的颠覆埋在地下万亿年。
不需要让曾经的霸主恐龙被填埋之后,一直到了现代人类社会,才能“重见天日”。
生物质来源多样,而且涉及到木材和植物这些可再生的东西,就能够显着降低对矿物资源的依赖。
对于资源贫瘠的地区来说,如果没有天然坐拥矿藏的话,能够将来源相对广泛的生物质能量,马上转化为化合燃料,也是一种绝对的惊喜。
更加令人在意的是,精炼设备这东西被定义为生产机器。
既然是机器而非厂房或者生产组和厂区,那么就有着一个显着的优点。
那就是基础建设要求较低,空间占用也不高。
如果密铺和组阵的话,即便是地域没有那么广阔的国家或者小县城,也可以轻松建厂,组成一个日吞吐量巨大的化合燃料产出厂区。
但是麻烦的是,这东西是作为地下基地,门扉后面的机器而诞生的。
它并不是考验后的科技反馈,如何将这样一个小小的只有三个缸体的机器的原理解析清楚,恐怕难度不小。
而且,放在现世中都是优点,不代表放在陆九渊小同志这边也是优点。
产物过于纯净,缺乏多样性的问题已经被有机专家分析过了。
缺乏重油和大分子,这意味着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石油。
其次需要考虑的,就是原料的能源密度低,效率差的问题。
通常来讲,生物质的能量密度普遍低于原油,这意味着在大规模工业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可能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料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蓝星的炎夏,人口数量巨大,可利用的资源多,光是日常生产的厨余垃圾,农田收获后的秸秆,亦或者各种饲料肥料鲜花食品生产的地方,所谓的残次品和垃圾,都是一大笔生物质能量。
在初期,炎夏大可以先从小规模的精炼设备开始,利用本身积极构建的垃圾分类项目和清理清洁的保障,来进行进行小规模的化合燃料生产。
说不定还可以同正在积极繁衍和研究的爆炸羊的项目联合起来,将国际的油气资源乱象和高价彻底绞杀。
但是在异宇宙的异星球,起步不算久的他们,生物质的收集和生物质垃圾的产出就没有那么夸张了。
也就是说,他们如果想要积极投入使用的话,肯定不能靠营地里面这些人的生物质垃圾产出来作为原料供应。
他们需要主动地去割草和伐木。
尽管大多数植物,只要满足了被人类种植的条件后,就可以爆发出来比白羽鸡还要速成的生长速度。
但是同样的,其生产和采集过程还是会受到季节性、气候变化和土地使用限制的影响。
生长速度是快了,各种肥料的补充也需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