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投降

他心里不解,嬴子云为何要派自己带着胡亥和赵高一同去攻打赵国(得诺好)?公子胡亥是秦始皇嬴政最宠爱的儿子,而赵高则是嬴政宠幸的谋臣。

按常理推断,这两人应该安居宫中,不应该参战。

韩信思考再三,直到回到营帐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随后消息传开,三万大军出征东方,大将韩信的消息在山东各国引起了轩然 ** 。

刘邦听闻韩信叛变的消息,怒不可遏:“这个消息若是传扬出去,我们的军心必定会大乱!”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安慰这位主君。

萧何赶忙上前安抚道:“沛公息怒,此刻不该冲动,既然赵国已经派人通知此事,说明他们并未在意。

反而还请求我们协助抵抗秦军,这对咱们而言反而是件好事!”

刘邦却毫不买账:“好?好什么?我们现在能真的出兵吗?谁能保证出兵途中不遇阻挠?万一韩信真的背叛了,那我们岂不是自投罗网?”

众人面露难色,确实无法反驳刘邦的观点。

萧何明白必须先稳住局势:“沛公说得有道理。

如今问题十分严峻,如果我们不出兵,赵国危局恐成现实,而且还有许多势力见风使舵。”

众人陷入沉思,如果此刻出兵抵御秦国,必然会引火烧身。

更麻烦的是,刚一调动大军,秦国就可能立即发起进攻。

这一切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萧何提议:“不如我们先观望几日,看看江东是否有所动静,再做决断。”

刘邦点了点头,深呼吸后说:“此计稳妥,我们就暂且按兵不动。”

现今赵国势力单薄,且处于秦国的夹击之下。

倘若此时贸然出兵,后果不堪设想。

江东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虽然秦军强大,但要在短期内攻克江东,并不是易事,这给了江东更多喘息的时间。

此番征召江东援军的目的在于让他们协助赵国防守。

因此,如果江东发兵,赵国不仅不会责备他们,反而会予以嘉奖。

萧何等人认为此举颇为妥当。

萧何等离去后,刘邦独自坐在营帐中良久无语,心中仿若笼罩着迷雾,始终找不到答案。

韩信的队伍穿过函谷关后与章邯率领的一万秦军相遇,合并后共有四万人马。

一个令人意外的局面浮现——众人原本以为这支军队的实际控制人应该是胡亥,然而随着章邯加入,大家发现真正的主心骨却是韩信。

章邯对此甚为不解,不明白为何皇帝要让韩信掌控大军。

但目前章邯身为前锋统领,需立即指挥部队向东行进,以尽快抵达邯郸。

韩信也毫不犹豫地遵照指令,下达了各部按序推进的命令。

“全军行动!”

随着他一声令下,士兵迅速就位。

章邯所带领的是由骑兵组成的精锐部队,装备轻巧,移动迅速,远胜常规步兵。

不到半天,这一万大军已经脱离函谷关直奔邯郸而去。

韩信的部队稍缓一些,但仍紧紧跟随。

一个月后,四万大军全部逼近邯郸城下。

邯郸城墙上可见密集的守军,城门紧闭,丝毫没有开城投降之意。

“遣使传话,速命开城投降,可饶其一命。”

此刻韩信俨然是秦军将领的身份在说话。

韩信的副官拿着文件向城墙跑去。

韩信则背手站立,远望前方。

不一会儿,副官回来报告:大将军,并未同意投降。

韩信眉头紧蹙,似乎也未能预料到会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