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学子写的文章都是洋洋洒洒一大篇,气势十足,读起来也是合辙押韵,乍一听也都很合理,但是仔细一推敲起来,基本上都是狗屁不通,纸上谈兵,他们的“策”能够用上的是少之又少。
这就是为什么三甲大多数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甚至五六十岁才能考上,生活和时间的积累起来的阅历有什么能够代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年考生的“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寒门学子眼界太低,大局观差,不仅想当然,而且多数想法都比较激进。
可是世族子弟又不懂底层百姓的生活,几乎不会考虑到实施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所以大部分的人写的都是一堆废纸。
年纪轻轻就能科举高中的本来就是少之又少,而且他们基本都是世族花费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寒门学子也都是有特殊的际遇,有高人指点过自己又心思通透的。
还有一种……
只能说是天才!
柳庭恪就是最后一种,这样的人一百年也不见得会出一个。
柴易笑着说道:“这小子,就是天生读书的料啊!”
他看了一眼还在埋头打草稿的自家学生们,直接把柳庭恪的卷子给了一个年轻一点儿的先生,他也是这次考试中组织秩序的人。
“直接念吧,第一名,若是有谁觉得自己写出比他还好的就继续写,若是觉得自己不如他写的就离场,准备下一场。”
那先生犹豫了:“院长,咱们这不是自己给自己难堪吗?还没比完就认输,那小子还不更加嚣张?”
“无妨,咱们书院的这些学生近年来越来越自满,正需要一个人来给他们浇浇冷水,让他们好好看看自己几斤几两,而且……你觉得是垂死挣扎之后再认输丢人还是直接大方认输丢人?”
先生沉默了一下,拿起柳庭恪的卷子就走到了台上,开始宣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