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王阳明在明清两代是什么地位

这怎么可以呢?

必须要进行打击。

……

【其实在嘉靖刚继位的时候,非但不讨厌,反而非常欣赏王阳明。】

【花了很大的心思对其进行了拉拢,我们都知道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在正德年间,平定了宁王之乱。】

【然而神奇的是,如此泼天的功劳,王阳明本人在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位期间,却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封赏。】

【我们熟悉的那个阳明公的爵位新建伯,也是在嘉靖登基以后才给授予的。】

【要是王阳明和首辅杨廷和的关系不咋地,保不准能让他进内阁。】

【然而这样的好印象刚开始,却在之后的两次事件中,逐渐被淡化消散。】

【并最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这第一次,让嘉靖对王阳明好感大打折扣的事件,就是在大礼仪中,对于朱厚聪应该认明孝宗朱佑樘为爹,还是继续认自己的生父,朱佑杬为爹的这个问题。

整个紫禁城都炸开了锅。】

【以杨廷和为首的老臣,和新贵们展开了长达数年的纷争。

而也正因为如此,站在家境一方的新贵们,他们本来官职都不高。

所以弄得小皇帝这个阵营一开始是落于下风。】

【这个时候年轻的嘉靖,他就非常需要一位德高望重,在朝堂上,在民间,都具有一定话语权的人来为自己站台。】

【而彼时年至五十,功勋卓着,又在学术领域开宗立派的王阳明,绝对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嘉靖皇帝为了拉拢王阳明,给他封了伯爵。】

【然而可惜的是,对于朱厚聪该认谁做爹这个问题,在之后的几年里,无论紫禁城吵成啥样,多少官员因此受到牵连波及,王阳明他始终保持着沉默。】

【王阳明认为,朝廷的那一帮人一天是吃干饭,没事干了吗?

就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成天吵来吵去。

干点儿正事吧。】

【但是,这种态度反应在嘉靖皇帝那里,就不是个事儿。】

【因为在皇帝他们看来,这种事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时候,皇帝可以利用这种事情,在朝堂上立威。

或者铲除自己不喜欢的人。】

【可王阳明却专注自己的心学,根本没把皇帝的事儿当回事儿。】

【但是好在,嘉靖最终赢下了这场旷世之争。】

【他既然赢了,最终这些小细节就不太容易计较了。】

【所以也就没有迁怒王阳明。】

……

封建大家长们看到这里。

对嘉靖皇帝不免高看了一眼。

这皇帝能处。

你把好处给出去了,别人没有站队你。

竟然也没有迁怒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