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空印案,朱标大开杀戒!

朱元璋看着朱棣,心中暗自思忖。朱棣此次平定西北叛乱,立下了大功,在朝堂和军中的威望都大大提高。他的这番话,究竟是真心为朱允炆求情,还是另有目的呢?

“棣儿,你能有此胸怀,朕很欣慰。但此事关乎重大,朕还需好好考虑。” 朱元璋说道。

朱棣听出了朱元璋话中的深意,他连忙说道:“父皇,儿臣对太子之位绝无觊觎之心。儿臣只希望我大明江山能够安稳,父皇能够安心。”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朕知道你的心思。你先退下吧。”

朱棣退下后,朱元璋又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自己的一生,从一个贫苦的放牛娃,到如今的开国皇帝,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他好不容易打下了这片江山,自然希望能够传给一个有能力、有品德的继承人。朱允炆虽然犯了错,但他毕竟是朱标的儿子,而且一直以来表现还算不错。朱棣虽然有能力,但他担心朱棣太过强势,会对朱允炆的地位构成威胁。

经过几天几夜的深思熟虑,朱元璋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再次将朱允炆召进宫中。

“允炆,朕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再给你一次机会。”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说道。

朱允炆心中一阵狂喜,他连忙跪地谢恩:“多谢皇祖父,孙儿一定不会再让您失望。”

朱元璋表情严肃地说:“但你要记住,这次是你最后的机会。若你再敢做出任何有损皇家声誉、危及江山社稷的事,朕绝不会轻饶。”

“孙儿明白,孙儿一定谨言慎行,以江山社稷为重。” 朱允炆郑重地说道。

“还有,你要多向你几位皇叔学习,尤其是朱棣。他此次平定西北叛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谋略。你要好好借鉴,提升自己。” 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

“是,孙儿记住了。” 朱允炆回答道。

从那以后,朱允炆果然收敛了许多。他开始勤奋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他主动与朱棣等皇叔们交流,学习他们的治国理政经验。而朱棣也并没有因为朱允炆之前的行为而记恨他,他尽心尽力地教导朱允炆,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允炆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对国家大事也有了自己的见解。朱元璋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渐渐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坚定了让朱允炆继承皇位的决心。

然而,朝堂之上的平静只是表面现象。随着朱元璋的年龄越来越大,皇子们之间的暗流涌动却从未停止。虽然朱棣对朱允炆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但其他一些皇子心中却依然不服。他们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而民间的那些谣言,虽然在朱元璋的打压下渐渐平息,但却如同埋下的一颗种子,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阴影。朱元璋深知,要想彻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让百姓真正信服,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于是,朱元璋开始加大对民生的关注。他减免了一些地区的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农业生产。他还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严惩贪污腐败。在他的努力下,百姓的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对他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改变。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在为朱允炆的登基做着最后的准备。他开始安排一些忠诚可靠的大臣辅佐朱允炆,希望能够为他打造一个稳定的朝廷。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就在朱元璋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所有的平静。一位重要的大臣突然被人举报谋反,而这件事竟然牵扯到了多位皇子。朱元璋再次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身边人,也不得不为朱允炆的未来担忧……

就在朱元璋为朱允炆的未来精心布局,满心期待着大明江山能在平稳中传承之时,空印案如同一颗重磅炸弹,骤然在朝堂之上炸开。

一时间,朝野震动,各级衙门的官员们人心惶惶。所谓空印案,乃是地方官员在每年的财政核算时,为了避免因数据不符而往返奔波,提前准备好盖有官印的空白文书,以便随时修改账目。这本是多年来官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却不知为何被朱元璋知晓。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在他看来,这是官员们公然挑战他的权威,视国法如无物,是对大明江山根基的严重侵蚀。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朱元璋这次并未立即下令大开杀戒,而是决定冷处理此事,他想先看看朝堂上下的反应,再做定夺。

太子朱标听闻此事后,却心急如焚。他与朱元璋的态度截然不同,竟一反常态地主张大开杀戒,严惩涉案官员。这一想法让众人惊愕不已,毕竟朱标向来以宽厚仁慈着称,在以往的诸多事件中,他总是倡导以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与朱元璋的铁血手段形成鲜明对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标匆匆来到朱元璋的御书房,求见父皇。“儿臣参见父皇。” 朱标恭敬地行礼道。

朱元璋看着朱标,微微皱眉,问道:“标儿,你如此匆忙前来,所为何事?”

朱标抬起头,表情严肃,说道:“父皇,儿臣听闻空印案一事,心中忧虑万分。儿臣以为,对那些涉案官员,绝不能姑息,必须严惩不贷。”

朱元璋听了,心中有些诧异,他缓缓说道:“标儿,你向来仁慈,今日为何如此决绝?朕本想先冷处理此事,看看后续发展,再做打算。”

朱标向前走了一步,急切地说:“父皇,此乃关乎我大明根基的大事。这些官员竟敢私用空印,这是何等的胆大妄为!若不加以严惩,何以震慑天下?国法威严何在?”

朱元璋靠在椅背上,目光深邃地看着朱标,说:“标儿,你只看到了他们违法的一面,却未曾想过其中缘由。这些官员用空印,虽有违规之处,但也有其实际难处。若贸然严惩,恐会寒了天下官员的心。”

朱标却不以为然,他激动地说:“父皇,法就是法,不容有任何通融。他们明知故犯,就应该受到惩罚。若今日因为他们有难处就从轻发落,那日后其他官员若是效仿,我大明的律法岂不成了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