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公司总裁点了点头,但语气仍然充满了不满,“我们不能再这么被动下去了。晶体管数控系统的影响力正在扩展到整个制造业,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掌握这项技术,我们的市场份额就会被他们逐步蚕食!”
于是,国外的实验室里,白天黑夜都灯火通明。
无数顶尖的工程师被召集起来,试图从晶体管数控系统的设计中找到突破口。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却发现,这套系统的设计远比想象中复杂。
“该死!”一名工程师揉着太阳穴,满脸疲惫地说道,“这套系统的逻辑设计太精妙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晶体管切换,而是结合了动态优化算法和多级反馈机制,我们的思路根本跟不上!”
“更糟糕的是……”另一名工程师补充道,“他们的技术文档根本就是残缺的,很多关键的理论模型我们根本没法还原!”
尽管如此,外国的研发团队依然没有放弃。
他们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资金,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解开晶体管数控系统的技术密码。
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已经在某些关键模块上取得了突破,距离完全复刻晶体管数控系统仅剩一步之遥。
……
与此同时,许志远并没有因为晶体管数控系统的成功而满足。
晶体管技术虽然在当前是一种领先的解决方案,但它终究是过渡性的技术。要想彻底摆脱技术上的掣肘,必须进一步升级,使用更先进的技术方案。
“晶体管数控系统已经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许志远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
“但它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晶体管的体积和功耗,决定了它无法满足未来更高精度的需求。我们必须用芯片替代晶体管,打造全新的数控系统。”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团队的热议。
“用芯片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一名团队成员疑惑地问道,“这是不是太超前了?我们目前的芯片技术,能支撑这种复杂的控制需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