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开设大学

张世康出的题目五花八门,诸如什么如何利用蒸汽做动力,如何制取电,甚至还阐明电就是闪电的电。

以及冶炼行业里,如何控制碳含量,以及如何冶炼合金以提高金属的强度。

还有关于天文类、地理、生物学类等等,总体出题水准并不高于后世的高考,张世康甚至还对某些概念做了解释。

然而大部分的问题,一如此前张世康问人类如何上天一样抽象。

看着一众考生眉头紧锁的样子,张世康其实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题沾沾自喜。

这两年时间,他真切的感受到想推动一个庞大国家整体技术进步的难度。

即使他知道两次工业革命,以及某些发明对工业科技进步很重要,比如蒸汽动力和电力的使用,再比如化学、物理学、数学等等。

但各学科大体上的进步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了一个学科的支撑,其他学科就没办法跟进。

就比如张世康一度觉得,化学很重要,通过简单的提取和一系列的反应,可以制取白磷、硝化甘油,这些玩意儿如果现在问世,还有建虏和欧罗巴人什么事儿。

但问题是张世康只知道这些名字,却并不知道如何制取。

他也知道对于化学的发展而言,烧杯,也就是优质的玻璃制品很重要,玻璃与大不多化学元素都不发生反应,是很好的化学器具。

所以他很早就让宋应星去研究,如今制造总局的玻璃工坊已经小有成就,不仅实现了量产,工艺水准也达到了制作化学器具的要求。

但问题来了,张世康对于化学的记忆,基本只停留在高中时学的那两年,倒是有几个化学公式他还能记得。

诸如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钙之类,别说张世康只会死记硬背,这些玩意儿说给制造总局的人,基本也都是大眼瞪小眼。

想利用蒸汽动力,需要其他各类学科的支撑,电力就更难了。

此前,张世康为此苦恼了许久,本想着群策群智之下,应该会好很多。

但实际上来看,效果其实并不大,那些概念对于古人来说,还是太过前卫,说是天方夜谭也不为过。

不少考生甚至认为张世康是在胡乱出题,出的题目离谱至极毫无逻辑。

这让张世康萌生了自己着一本书的想法,他或许对各学科都是一知半解,但却知道不少问题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