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无关4

回到家后,木思彤开始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于学院的构想。她希望这所学院不仅教授设计技巧,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她想创建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尝试任何创意,而不被传统规则束缚。

她为学院拟定了几项核心课程:设计哲学、跨学科设计、社会责任与设计,以及传统工艺的现代应用。这些课程既面向专业知识,也关注学生的内心成长和社会认知。她还计划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作为导师,定期为学生们分享实战经验和行业动态。

为了让学院的目标更具现实意义,她决定亲自调研设计教育的现状。她走访了多所高校,与教授和学生们交谈,听取他们对现有教育体系的看法。她发现,许多学生对设计的热情被枯燥的理论课程磨灭了,而动手实践的机会却少之又少。这些问题更加坚定了她创办学院的决心。

**面对现实的阻力**

然而,创办一所学院绝非易事。选址、资金、课程设置、师资团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考量。她找来了一份创业计划模板,把每一项任务分解开,逐步列入时间表中。

资金成了第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尽管她在设计领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学院的启动资金仍然远远不够。为了筹集资金,她联系了几家知名企业,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计划,并阐述了设计教育对社会的意义。她的真诚和专业让不少企业家深受触动,最终愿意为学院的启动提供资助。

与此同时,木思彤也面临着一些质疑。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她应该专注于自己的设计事业,而不是将精力分散在教育领域。还有人担心,她是否具备管理学院的能力。面对这些声音,她并未动摇,而是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她将这些质疑化作动力,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

**学院的成立与起航**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木思彤的设计学院终于揭牌成立。这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爱好者齐聚一堂,见证了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她在开幕仪式上说:“这所学院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每一个热爱设计、热爱生活的人。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更多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创意与梦想。”

学院的第一届学生只有三十人,但每个人都怀抱着对设计的无限热情。课堂上,导师们并非单纯教授技术,而是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设计的本质:如何用设计改变人们的生活?如何用设计回应社会的需求?这些课程启发了学生们的思维,他们的作品也从单纯的美学设计,逐渐转向更加实用与创新的方向。

木思彤亲自担任了一门课的讲师。她用自己的经历和学生们分享设计的艰辛与乐趣,告诉他们如何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她还经常带学生们走出课堂,去街头调研、去工厂参观、去乡村体验生活。在她看来,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真实的世界,而不仅仅是书本和电脑。

**学院的成长与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院的声誉逐渐扩大,吸引了更多学生和导师的加入。学生们的作品屡次在国内外设计比赛中获奖,许多人在毕业后成为了独当一面的设计师。一些原本偏远地区的学生,甚至因为学院的奖学金政策,实现了自己的设计梦想。

但她知道,这并不是终点。她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新的目标:通过学院的力量,联合更多的设计师和机构,搭建一个全球化的设计交流平台。她希望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理念

窗外阳光明媚,木思彤拿起笔,开始在笔记本上勾画新计划的蓝图。她相信,设计的力量是无限的,而她的故事,也将继续书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