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零件的也交给他们做研究,让他们带人按图索骥地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依样画葫芦进行手工打造。
汪钧的意思就是看看靠他们自己能不能干出点什么事儿来,成不成的无所谓,主要是出于锻炼队伍的考虑。
小主,
这里不是麦块基地,不能大张旗鼓全靠“火种”,还是需要稍微掩人耳目的。
在“吃饭管饱,穿衣管暖!”的口号诱惑下,几个月时间里,奇货居聚集了上万人的劳力,
他们以厂区仓库为起点,沿雒水向雒阳方向平整地面,按照汪钧提供的工程标准建造路基,为铺设铁路做准备。
十二月初,不顾北风凌冽,汪钧带上了杨二豹、曹驯以及几个学徒坐上骡车勘探线路去了。
汪钧现在不管去哪里,都习惯性地带上杨二豹,两人间已经摸透了对方的脾气想法,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
二豹现在就是他的贴身警卫员,只要汪钧一个眼神,他都能猜出汪钧当时想干嘛,
再加上二豹本身就机灵好动,如今他俨然成为了汪钧离不开的左膀右臂。
汪钧一行五辆车二十一个人,十个亲卫十个学徒,
十个学徒中有两个还是基地的准教员,汪钧想让基地的教员们也积累些实践经验,他对这些人的期望绝不仅仅是教书匠那么简单。
汪钧明白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他把“火种”的知识教育模块内的民用模块正式对基地内部开放,
那里面各大基础学科和民用的专业都有系统的分类,
“火种”本就是为了重建人类文明而生的,其科教功能自然是相当的完备。
推动历史车轮加速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靠汪钧自己一个人是行不通的。
他如今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当前社会的资源供给效率,如此才能方便的获得“火种”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
只有材料齐备才有可能最终利用“火种”这件利器做各种实验,从而寻找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