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顾家村的整个风气都变了,首先路上干净多了,村民们自发的修了石板路好通往郑秀才家,少了到处疯跑的孩子们,农闲时候,就愿意在郑秀才家外闲聊听着里面朗朗读书声。
村里女孩子的待遇也好了一点点,毕竟都是交那么多粮食,换句话说也算是束修了,一样的束修,当然是家里有几个孩子去几个孩子最划算了,没见白家七个孩子,全都去了,那些家里只有一个适龄孩子的觉得老亏了,比起占便宜,驹着家里的女孩儿就不那么划算了。
读书这事儿可比在家干活儿重要多了,那么点儿活儿家里的大人分吧分吧就做完了。就算不那么疼女孩子的人家,反正粮食都交了,以后说亲,认字的女子也能谈个好价钱。虽然很现实,但是这些女孩儿确实能够在上课的时候得到片刻安宁,能在书中认识另外一个世界,也是一种安慰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有的孩子里面,白灿星仗着有基础还能开小灶,总是学得最快最好的,这也导致一向摆烂的白灿星为了那岌岌可危的学神光环不得不悄悄努力。
其他孩子,还真有三个让郑子儒也觉得有科考潜力的好苗子,一个白灿星的亲大哥白荣景,一个就是村长家的小孙子,石浩然。还有一个就是顾灿了,可惜是女儿身,这让郑子儒很是惋惜。顾灿是所有孩子们里面,天赋最高的。
郑子儒给两家人说了以后,白家当然是想让白荣景试试的,不求高中状元,就是能和郑子儒一样有个秀才功名,那也是白家的出息人了。村长家更是表示砸锅卖铁也要试试啊,这可是秀才公说的好苗子,那可不能让天赋浪费了。
之后白荣景和石浩然当然就另外交了束修,是正经的束修,行了拜师礼,每日也是辰时就到郑子儒家开始学习了。家里给买了笔墨纸砚,至于书籍,全部都买太贵,两家根本负担不起。
郑子儒就先把自己的书籍借给他们手抄,也顺便练字,简直一举两得。两人学习当然都很刻苦。而白灿星因为郑云秀的关系,也能在郑家看书。不过这个就不好外传了。
顾灿念书上很有天赋,虽然不能科举,也让郑子儒起了爱才之心,让她经常在家里看书,一来二去的,也就和郑云秀和白灿星关系亲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