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与“斗争”相关的旗帜,与“毁灭”相关的书本,现在是和“饥饿”有关的画作,本以为基金会的专家们是随便挑的收容物,他们可不是乱选的。
“饥饿”是诱因,“斗争”是过程,“毁灭”是可能的结果,不知是炸胡,还是早有安排。
之后我再仔细研究这些记录,半猜半蒙地翻译了几句英文,大概也和饥荒相关,那么其余的,知不知道具体内容也就无所谓了。
再次看向画上那些神情放松,举止高贵的小姐,我不由得联想起两句异曲同工的话:“何不食肉糜”,还有“为什么不吃蛋糕”。好像最后前者亡了国,后者“摸不着头脑”,算是喜闻乐见的结果。
几十分钟后,画面上的色彩开始斑驳,一些浓稠的液体从画框内部渗出,虽然颜色十分丰富,但我总觉得那就是粘稠的鲜血。
又过了一段时间,那些液体回流,画布上又出现了新的画作,同样色彩艳丽,但和之前的宫廷风相比,或许可以称得上是“童话”。
穿着西装的猪头人们坐在长长的餐桌两侧,有的猪仪表堂堂,谈笑风生,有的猪察言观色,谄媚至极,有的猪不管不顾,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嗯,桌子上的可不是猪食,除了好菜好酒外,桌子上的一道大菜就是烤乳猪。看起来汁多肉厚,香气扑鼻,厨子用骄傲的神情,优雅的动作,拿着刀正片着猪肉。
还好我已经不是社畜,不然随便联想一下,就会有撕了这幅画的冲动。一头头肥头大耳的猪,人模人样地吃着同类,吃着绝户,就该去把他们“吊路灯”......大概还会有这种的,那样的碎碎念。
第三幅画就没有那么多含义了,就是一个仙气飘飘的庭院内,一帮神仙在“吃桃子”,也不知后续有没有个看桃园的猴子,把桃子给扬了。
第四幅画就更简单了,甚至是简笔画。仅仅是一盘刚出炉的烤火鸡,真是让人摸不着头皮。
最后一幅呢,倒是各种意义上都回归初心,描绘的应该是一群穿兽衣的原始人围着篝火开“派对”,各个成员吃的都很高兴,旁边有不少头骨散乱。
果然呢,“饥饿”是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都有吃不饱的人,和“吃不饱的”...人?
“知道的太多,并不是好事”,看完报告和变化出的五幅画,想象力随便动两下,我的心情就直接触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