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下子,可是皇上的贵妃下了谕旨,谁敢不听?
老太太也不敢抗旨不让宝钗宝玉搬进大观园去。
宝玉搬出了老太太的院子,也就顺理成章地从老太太的眼皮子底下脱离开来,王夫人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拿回了对儿子的掌控权。
黛玉也搬出了老太太的院子,便顺理成章地少了老太太的庇护,没人撑腰子,她一个小姑娘,就顺理成章地只能乖乖听话。
他两个都搬出来,是为“两出”。
宝钗得以从贾府的偏远小院搬进大观园去,从此便更方便时时接近宝玉,是为“一入”。
如此一来,“两出一入”之间,自然都是王家人、薛家人得了好处。
这当中的终极目的,还不都是为了宝玉?为了王夫人的唯一倚仗?
当然了,虽说宝玉年纪大了,按礼法说应该别院居住。
不过为了王家人一条心,许多事情也顾不得样样周全了。
比如,未嫁姑娘们的名声。
宝钗反正以后肯定是要嫁给宝玉的,并不在意有什么名声问题。何况,还是有了贵妃娘娘的谕旨点名让她住进大观园的,反倒是好事。
至于一道儿住进去的三春,也无所谓。她们可是沾了宝钗的光才能住进大观园的!
迎春、探春是庶出,惜春是东府里头的,谁管她们以后能嫁什么人?
黛玉就更无所谓了,老太太接来的,哼哼,活该。
这可是贵妃娘娘下的谕旨,吃了亏也只能算你倒霉。
.
却说宝玉一听说可以和姐妹、丫头们一起住在大观园里头,满脑子想的都是好事儿。
比如老太太、老爷都鞭长莫及,他以后每日里都和女孩子们一道儿弹琴下棋、作画吟诗、斗草簪花、拆字猜枚,看她们描眉画、描鸾刺凤,大家都坐卧不避,嘻笑无心……让宝玉越想越是欢喜万分,在贾母面前兴头头地又要这又要那。
只可惜谕旨里没说可以不去书院,让宝玉深深惋惜。
回想从前不用上学的时候,夜里和袭人亲热,早上给麝月梳头,中午和秋纹调笑,下午和碧痕洗澡,没事儿去东府听戏,和薛蟠喝酒,到了晚上掌灯了,还能去看看黛玉,回自己屋来的时候,宝姐姐还等着跟他说话儿。
这一切风雅之举,要是都发生在风雅之地大观园里头,那简直就是风雅到了极致。
对了,若是“风雅小郎君”秦钟还在,那就更好了。
宝玉宁可跟秦钟一道儿去上学,再加上香怜、玉爱,四个人来回抛媚眼,那可就更风雅风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