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同光去传贾琏的时候,心里已经大略猜到了几分皇帝对贾琏的态度。
于是再见到贾琏的时候,卫同光的态度虽然仍是不冷不热,但话里话外还是不显山不露水地透露给了贾琏一些信息。
比如,皇帝在东暖阁内书房写字。
比如,忠顺王刚刚离开。
.
贾琏知道,卫同光之所以能坐上羽林卫都统领的位子,就一定是个又精明又谨慎之人。
这样的人,说话一定有他的目的。
这样的人,嘴里也肯定没有废话。
他出口的那些话,绝不不仅仅是其本身信息包含的意思,更是那些话背后的隐藏信息,以及他之所以会说这些话,必定还会带来一个态度信息。
至少贾琏能够听出来:
第一,皇帝此时心情还不错。
第二,皇帝对自己并不反感。
第三,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卫同光这样的人才肯向自己卖好。
但即便卫同光给自己这些信息并不是平白无故的,而多多少少有点儿“势利眼”的成分在内,贾琏还是很感激卫同光。
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地对你好,更没有人会为你牺牲自己的利益。
能看得懂“人性”的人,才是精明人。
在能看懂人性之后、就放弃道德底线的人,只是“精明的小人”
在能看懂人性之后、但仍然能够坚守道德底线的人,已经是这世上为数不多的“精明的好人”。
而在贾琏的内心里,他想做一个在能看懂人性之后、不仅仍然能够坚守道德底线、而且能想办法惩恶扬善的人,那也许可以叫做“带着锋芒的善良聪明人”吧。
.
贾琏也同样不动声色。
毕竟这里是皇宫,谁知道明里暗里有多少双眼睛在紧盯着所有人的一言一行,一个不谨慎,掉脑袋都有可能。
《道德经》有云: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做大事的人,没有不深谙“谨慎”二字的。
而做大事的人,也没有不深谙“胆大”二字的。
今天贾琏是憋着要做些“胆大”的事情的,却也不能不“谨慎”,否则功败垂成,那才恶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