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姑就是仙姑,哪能跟贾琏这种俗人一般见识?
只见她气度从容,举止娴雅,缓缓点点头:
“贾公子果然明心慧眼,我尚未开口,便已经被猜到了。”
贾琏见她如此端庄平和,自己也先松了口气:
“仙师谬赞了,委实是仙师与妙玉小师傅容貌很有几分相像。
只是……只是仙师比妙玉小师傅更美貌几分,举止也更大度从容。”
仙姑闻言,嘴角微微现出一个似有若无的笑容,顿时竟如同寒玉之上宝光流转,将贾琏都看呆了。
“妙玉的模样,还算是有六、七分像我年轻时的样子。
只是她这个不合时宜的性子,却是我也没法子的。”
仙姑请贾琏在竹棚中席地而坐,坦然道:
“这都是我当年在红尘之中造下的孽障。
连累她自幼不得不与亲人永不相认,又不得不出家为尼,困守在禅关之内。
妙玉虽然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却从未脱净凡心,始终向往红尘,不能固守清净无为,彻底安心修道,只怕终究不是佛门中人。
可偏偏她又天性孤傲自负,目下无尘,处处嫌弃红尘世俗,万人不入她眼。这样的性子,凡俗世间又如何能容得下她?
如此‘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怪癖性子,在‘出世’时不甘心,‘入世’中又不瞧不上,耽误了青春,又辜负了佛祖。”
仙姑就是仙姑,当了妈都比普通妈了解自己的娃。
这几句话,就说出了妙玉的本质——假装看得透,其实放不开。哪边都想要,又都看不上。在佛门,嫌佛门空;在红尘,嫌红尘俗,两边装逼,两边都自己讨厌的同时也招人讨厌。
当然,作为一个出家人,妙玉跟水月庵中的老掮客静虚和地藏庵的老骗子圆信相比,那就是云泥之别。
但说到佛性,妙玉也根本没什么佛性。
《金刚经》中所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便是说,出家人不能只根究事物表面的贵贱,美丑,贫富等等而生出“分别心”。
但第在《红楼梦》原文四十一回里,妙玉能亲自捧着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用成窑五彩小盖盅,盛着旧年雨水,泡了最合口味的老君眉送给贾母;而对于其他跟从着贾母的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这在俗人里,叫做“懂事”,但在出家人里,这就叫做“分别心”。
她认为刘姥姥粗鄙,那么贾母将余下来的茶让刘姥姥喝了,她就直接命人把那个刘姥姥用过的茶盅“搁到外头去”不要了,甚至说“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但在此前一颗,她还当着黛玉宝钗的面,让宝玉用她平时吃茶的绿玉斗来喝茶。
这在俗人里,叫做“双标”,但在出家人里,也叫做“分别心”。
她妙玉可以直接说黛玉是“俗人”,但等宝玉一说绿玉斗是俗器,她立刻回怼“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在宝玉恭维妙玉说到了她的地方自然把金玉珠宝贬为俗器,妙玉大师立刻又转为十分欢喜,翻箱倒柜找出了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盒,来在宝玉面前嘚瑟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