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步棋走得都对,但可惜,偏偏完全不对皇帝的路数。
皇家并不需要世世代代位高权重的功臣派。
于是,在贾代善死后,太上皇一个恩典下来,明面上是平白赏赐给了贾政一个工部主事的官职,实际上,却是用一个六品小官,直接彻底断送了贾政的科举之路。
另外两步棋,则一个是因贾珠早亡而作废,另一个,是贾敏已死,林如海考中探花的时候,正逢新皇刚刚登基,急于拉拢人才,组建自己的班底,于是林如海便被当今皇帝收入囊中。
如此一来,贾代善当年的苦心全数付诸东流,荣国府的荣光就还是只能依靠“祖先恩荫”和“太上皇的恩典”,一辈不如一辈。
而宁国公那边,唯一一个在乙卯科考中了进士的贾敬,却因为考中的当年,正逢父亲贾代化去世,只能在家守孝三年,而一直无法得官。
等了三年之后,情形却又陡然大变。
贾敬这位贾家第三代族长、宁国府爵位的继承人、科举出身的进士,不知何故忽然间就大改了性情。
抛家舍业,独自跑去都外玄真观修炼,一心痴迷求道,整日烧丹炼汞,再不问世事。从始至终,他这个唯一考上科举的贾家子孙,竟是一天官也没有做过。
宁国府的未来,也一样付诸了东流,比荣国府更加的一辈不如一辈。
贾家人不明白,那是因为当局者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而在林如海旁观看来,这当中很有些皇帝密不可说的想法。
因为忌惮这一群抱团儿的功臣派,所以太上皇和皇帝尤其忌惮着四王八公之首的贾家,树大根深,错节盘根,所以只能外似恩赏,实则打压。
太上皇和皇帝都从心里希望这些功臣派的子孙能够只安享爵位带来的荣华,就不要再野心妄想通过科举上位,掌握更多朝中权柄。
这个道理,能看破,却绝不能说破。
虽然林如海一向很欣赏贾政“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但在二人经常的书信来往之中,林如海也只能隐晦地劝贾政:不必一味逼着子侄们念书苦读。
贾政有时候能开点儿窍,便在信中感慨“祖宗们各各亦皆如此,虽有深精举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此亦贾门之数”。
但大多时候,贾政还是叹息子孙不肖,学业无能。
.